今日由朋友推荐,看了这部名为《玛丽和马克思》的电影,暖心又治愈。剧情平静朴实却多处引人深思,画风独特,寓意深刻,难得的好电影,很值得一看,安利大家。(也许我言语匮乏不能很好的安利它,但它真的很好看!!!要是某一天的你空闲了、焦躁不安了、无聊了、或者孤独了,去看看它吧,你会有收获的。)
这是一个发生在笔友之间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人公比较“特殊”。
你能想象,在1976年,一个生活在澳大利亚的8岁小女孩与生活在纽约44岁的马克思成为了好朋友。
玛丽从小缺少关爱,自卑又孤独;而患有亚斯伯格综合症以及肥胖困扰的马克思,同样孤独又迷惑。这两个本来一生都不会产生交集的人物,却如同童话般,因为一封意外的信,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友谊之旅。
我很喜欢马克思脑袋里的许多“奇思妙想”,诸如:
“要是世界上有‘肥仙’就好了,她应该和牙仙差不多,只不过抽走的是脂肪。”
“别人总是让我觉得很迷惑,但我尽量不让他们困扰我”
“我的嘴巴很少笑,但不意味着我的脑子不笑。”
“人类啊,不讲逻辑得没谱。印度有那么多的孩子饥肠辘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浪费粮食。人类明明需要氧气,为什么还要大肆砍伐雨林。既然公车永远晚点,为什么还要麻烦搞出一张时刻表。”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无穷无尽的,一是宇宙,二是人类的愚蠢。”
在马克思的世界里,玛丽是他生活中唯一的亮色。
马克思曾对玛丽讲:
“我发现,人类很有趣,但我无法理解他们。但是,我想我会理解你,信任你。”
对马克思来说,玛丽的信能减缓他的焦虑,仿若良药,他将玛丽写的信全部熨烫、装裱,珍视的放满了一面墙。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对玛丽来讲,马克思亦重如生命,他点亮了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