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暗了,肚子饿了,我打开冰箱,从速冻区拿出了袋装速冻肉丸,看了看背后的配料表,又赶紧放了回去。
肉丸是我的大爱。一来它操作简单。直接放在水里煮开就能吃。尤其是爆浆牛肉丸,自身的味道已经足够鲜美,连调味这一步都省了。二来满足我的荤食需求。去超市时我总爱鱼肉丸、牛肉丸等各类都挑几包,而且要选小包装四五粒一包的那种。对于经常一个人吃饭的我来说,吃饭时煮一包,四五粒肉丸,配上几片生菜蘸酱,再来一碗米饭和面条,实现荤素搭配,方便极了。
多少次,冰箱里那一小包一小包的肉丸,安慰了我的心脏和我的神经。让我不必因为等候不靠谱的外卖听自己的肚子叽里咕噜的乱叫;也不必一个人为了一口肉香,在厨房的油烟里忙活半个小时,再用半个小时收拾残局,而正经坐下来吃饭才花了不到十五分钟。知道肉丸们在冰箱里,我就不慌张。觉得饿了,开火,做水,放入肉丸,最后再放入一小把面条和几颗青菜,齐活。真的只需要一首歌的时间。一切竟在掌握。
多少次,碗里那些圆滚滚胖嘟嘟的肉丸,熨帖了我的眼睛和我的味蕾。巧克力色的是牛肉丸,白一点的是鱼肉丸,这两种是我的大爱,至于爆浆还是没爆浆,眼睛就分不出来了,得靠嘴巴来验证。不止一次饿得忘了爆浆这一茬,夹起来就咬一大口,结果里头的汤汁喷薄而出,不是把嘴唇烫红了,就是把衣服滋上几个星星点点的油点子,费好大功夫都不一定选得掉。吃肉丸的过程因为有了爆浆变得有意思了,如何吃爆浆肉丸而不出现“安全事故”的技能也通过不断的实践轻松get。
可是现在的我,对于这些速冻肉丸。真的是想吃,又不敢吃。因为,有声音告诉我,有人动了我的肉丸!
这声音来自一位日本男性安部司,人称“添加剂活词典”、“食品添加剂之神”,他说,当他看到自己的女儿也在吃自己亲手研发成功的“肉丸”时,感到极大的罪恶感,根本不希望孩子们吃。因为他知道,他研发的过程就是把“不能吃的肉碎变成能吃的东西”,为了使口感嫩滑,使用了猪油,加工淀粉;为了便于机器批量生产,使用了黏着剂,乳化剂等;为了使颜色好看,使用了着色剂;为了延长保质期,使用了防腐剂, pH值调整剂;为了防治褪色,使用了抗氧化剂。这样,肉丸就做好了。整个过程使用了二三十种添加剂。
这位对女儿也对自己的发明充满负罪感的先生怕我不明白,继续介绍说,“我使用的添加剂都是国家允许的,而且完全遵照国家规定的剂量标准。但存在什么问题呢?国家对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只是基于单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得出的但一次同时摄取很多种添加剂有无危险性,危险性的大小,上述研究盲区,只能由将其吃进嘴里的消费者们来承受。”
这里的“将其吃进嘴里的消费者们”就包括我啊!!我那么热爱的又方便又美味的肉丸,其实只是“丸子状的添加剂”!配料表的最后一项就是食品添加剂,括号里的几十个字我全部认识但不懂其为何物——正好符合安部司先生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凡是厨房里没有的东西、想象不到的东西,就是食品添加剂”。而且还有一项是“牛肉占产品净质量的分数>=8%”。也就是说,我吃完这一包五粒爆浆牛肉丸,我仅仅只吃到了够填牙缝的一小口牛肉,还不一定是什么来自哪只犟牛的什么旮旯部位!除了方便,我吃到的几乎只是满嘴的添加剂而已!
昨天拨到某个电视频道,节目里恰巧正在演示如何只用两块钱的鸡胸肉和各种添加剂制成十几个冷冻状态下就闻起来很香的“牛肉丸”。字幕提示,该演示者是国家级营养师。节目的最后,还教授了如何辨别真肉丸和被动了手脚的“丸状添加剂”。
我以为我了解肉丸,就像我以为我了解食品。它们是我们身边如此真实如此不可或缺触手可及的存在。没有这些食品,我们活不了。我们依赖它们,也热爱它们。可事实证明,我,我们其实一点儿也不了解它们。我们从火腿里知道了“敌敌畏”,从猪肉里知道了“瘦肉精”,从婴幼儿奶粉里检出了“三聚氰胺”,还有苏丹红,氮化肥,氨水……这一次,是一位日本老先生领导我们重新认识了市面上广受欢迎的二十块钱能买好多包几十粒的“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的还未禁止,合法添加但复合型摄入的后果影响还依然处在研究盲区。
我想起来了阎肃先生对流行歌曲《雾里看花》创作背景的介绍。他说,这首歌反映的其实是打假题材。正如歌词所言,“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这个世界越来越让人觉得震惊,觉得难琢磨,觉得难以信任。我们该怎么办呢?人人去炼就一副眼金睛?今天学习辨别真假肉丸,明天去学辨别真假豆芽,后天去学辨别真假豆腐?……假辨不完,也打不完,除非不制假。遵守合法规定是红线,而自我约束人人自律将心比心,把食品市场当自家的厨房供应基地来呵护,把世界当自己想要的美好家园来经营才是方向。
现在发明肉丸的安部司先生站了出来,他的勇气让肉丸脱掉了“看上去很美”的“丸状添加剂”外衣。未来,我愿意花高一点的价钱去超市买真正的肉丸,也提醒自己尽可能多花些时间进厨房亲手制作食材。还记得童年时代,虽然可吃的食物没几种,可是吃什么都放心,吃什么就是什么该有的滋味。现在,我们可选择的食物和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一样,是前所未有的丰富与精彩,可那些让我们心安的、让我们信任的东西能不能不要丢掉不要被动手脚?
毕竟,有了那些不变的,我们才能承受住这么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