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的电影,如果有相关的书的话,我通常会把书也找来阅读。一个月前看了电影《轨迹》后,就又去图书馆借了同名的书来看。《轨迹(Tracks)》(或译沙漠驼影)是一部2013年的澳大利亚电影,影片的剧本改编自澳大利亚旅行家洛冰(Robyn Davidson)的自传小说。
洛冰是澳大利亚一个穷人家长大的女孩,母亲早逝,经努力学到大学毕业。在工作几年后,她不想过朝九晚五、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去独自穿越西澳大利亚沙漠。1967年的一天,25岁的她到达了行程的起点,一个沙漠附近的小镇,身上只剩六块钱。她先是在一个旅馆打了近一个月工,后在一个骆驼农场工作了八个月,做牛做马,原指望老板会按约定给她三只野骆驼,老板却骗了她。后来碰上另一个好心的骆驼贩子,教她很多技能,还送她骆驼。在朋友的帮助下,她还得到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赞助。带着四只骆驼和一只狗,她启程了。历时200天,最后她终于穿越了2700公里的沙漠。三年后,她又花了九个月时间,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
电影本身拍得很美,配乐和音效也很完美配合图像呈现了沙漠的壮阔辽远。看完电影,我想要找到洛冰冒生命危险要穿越沙漠的原因,于是就又看了书。有点失望的是,她并没有征服大自然的豪言壮语,她只是想远离尘世喧嚣,独自走沙漠,证明自己有在沙漠生存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对世俗反感了,想一个人静静。而为什么选择沙漠,她也不清楚,也许是感觉到冥冥中的召唤吧。
电影中最喜欢的片段是洛冰与土著部落长老艾迪结伴而行时的互动。
她计划的路线中有一段路要经过土著部落的居住区。按部落的规矩,非本部落的女性不被允许涉足此地,除非有部落长老的陪同。她在距离这块部落居住区不远处扎营过夜,看到几个土著老人路过,便请他们喝茶,其中就有艾迪。那时洛冰在沙漠区已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这个要穿越沙漠的”骆驼姑娘“。老人们喝完茶便也在附近过夜。第二天一早,艾迪自告奋勇要陪她一段路。
艾迪会说的英文单词不多,但这并不影响二人间的沟通。两个人有点像《射雕》中的黄蓉和周伯通。艾迪总是乐呵呵的,经常用土著语自言自语。他一只脚穿旧耐克鞋,一只脚穿凉鞋,但不影响他的行进速度。一路上艾迪教了洛冰很多在沙漠中寻找食物的方法。
在行进中她们经常会碰上开着越野车旅游的白人。洛冰称他们为“观光客”。“观光客"们是自私的游客,到哪都以为自己是大爷,丝毫不考虑当地人或其他游客的感受。而洛冰则是把土著人当朋友,不管他们看起来多么奇怪,多么贫穷。有一天,有一群开越野车的观光客看到她和艾迪,马上把车停下,一窝蜂地拿相机照相,还要跟艾迪和洛冰合拍。洛冰很是厌烦。艾迪则想得开,随遇而安,索性拿棍子追着那些人要收费。吓坏的观光客赶紧掏了二十块给他。艾迪凯旋而归后,与洛冰一起哈哈大笑。
我也是个喜欢旅游的人。洛冰和“观光客”对待土著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以及他们因此所受到的不同的回应,让我反思自己以前去旅行时的行为像“观光客”,还是像懂得尊重他人的“客人”。大多数时候我对他人是尊重的,但因为喜欢摄影,有时会在没经过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拍到他们的身影,以后需要注意。
最近在读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
我们遇见过穿越沙漠的人,在冰上飘泊或在丛林里穿越的人,然而在他们的灵魂里,我们无法找寻到他们所见的痕迹。
那些“观光客”们旅行时关心的是怎么向世界证明自己曾到此一游,其他的人或物,不过是他们实现自己目的工具。他们像蝗虫一样一路奔忙,把灵魂远远甩在后面,更遑论因旅行而获得灵魂层面的感悟。
在《轨迹》一书的最后,洛冰写道:“与骆驼一起的沙漠之旅没有起点和终点,只是不断地变换开式而式。” 她在旅程中学到一点,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活在当下,遇到挑战,就专注地面对它解决它,然后迎接下一个挑战。
对于我来说,看完这电影和书后学到的是,以后去旅行,要做个友善的客人,尊重当地习俗,尊重遇上的每一个人,包括当地人和其他游客,他人有需要时就伸出友善之手,决不做冷漠自私的观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