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加入静雅书院,开始了为期180天的学习。有幸成为了14期北京10班的班长。接下来,开始每天的共读——希望自己能坚持每日码字。一直想坚持做一些事情,但是从未如愿。从去年8月开始坚持每日百词斩,断断续续,踉跄前行,终于在12月完成了每日打卡,于是又开启了薄荷阅读,持续两周后,继续加码了简七读财。此次静雅书院的学习,也希望能坚持住,一周后看结果。
【幸福是什么】
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相对的,想要比谁更幸福,一定会输。坐公交,我站着你坐着,你就比我幸福;你躺着我站着,你还是比我幸福。哪怕是咱俩坐在同一张饭桌上吃着同一道菜,这菜是你喜欢的水煮鱼,不是我爱的红烧肉,你还是比我幸福。
幸福也是绝对的,你能在这看我码的字,一说明你能看见,二是你买得起智能手机,三你有这闲工夫看我贫,你已经远比几百万乌干达难民幸福多了。当你有闲工夫思考“我幸福吗?”那你已经在幸福的路上了。
幸福是一种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无需纠正别人的认知。来到了这里,在你自己心里,本就想往更好的自己,也许那就是幸福呢?
【关于损失规避】(出自刘润5分钟商学院)
你买东西的时候,正好赶上活动还拿了一个赠品,心里很高兴。可回家一看,赠品居然是坏的。一般情况下接下来你会比较愤怒,居然还给了一个坏的赠品!其实,没有这个赠品本来也不影响你买这个东西。你看,玩促销的厂家花钱还没落下个好。
在赌桌上,赢了点钱兴高采烈,输了钱却有一种比赢钱快感更强烈的失落,让你非要把钱赢回来,于是输会更加驱动你在赌桌上下不来。
在淘宝上买东西的时候,你是不是特别关注是否包邮?反正我看到邮费总要想一下,最后如果能说服自己也只能用当做公交车费的理由,但这个商品如果是包邮的就不会增加邮费这个方面的挣扎直接下单了。其实,这个邮费也是在商品的价格里,但是单独列出来你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把本应该你付出的放在另外一个你必须付出的科目下,你还是会感觉到损失减小了。比如说包邮的例子,只不过把邮费放在商品的价格里而已。还有以旧换新的例子,给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其实是旧东西终于也没浪费,否则,即使面对等同于旧物回收价格的优惠,消费者心里还是会想,如果把这个新的买回去,旧的怎么办。他不会想既然新品有这么多折扣,就把旧的扔了吧。
得到的快乐其实并没有办法缓解失去的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底层心里状态叫做损失规避。甚至有科学家研究出来,这种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是同样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
就是说,规避损失就人的本性。而且,这种损失掉的未必是你真正拥有的。当你知道一个认知陷阱的时候,其实需要做的是两个方面,避免被“算计”和如何“算计”别人,当然,这里的算计是中性词,正常的说法应该是,如何规避和利用。
规避是对自己本身而言,去辨析每件事里面有没有藏着损失规避的陷阱驱使你。不过这种规避是与人的本性做斗争,是很痛苦的。在《思考,快与慢》里,卡尼曼举了缪勒-莱耶错觉图的这种认知错误的例子,即使你有了一个新的信念:你知道这两条线是等长的,然而,你肉眼所见的依然是下面那条线比较长。想要规避认知陷阱,你不能依靠系统1来快速识别,要时刻开启系统2仔细侦查,这样太耗费精力了。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在重要的事件的时候再睁开你的慧眼仔细查看才是性价比最好的。
另一个角度,利用是性价比最好的,在对待别人的问题上,或者使用或者避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随便举几个想到的例子:
第一个,对于企业,好好构架员工的薪酬结构是很重要的。很多的所谓绩效工资、福利、奖金,其实慢慢就成为员工心理预期内的收入,如果你还当做是额外给员工的想动这一部分,那就做好员工消极怠工或排队离职的准备吧。一般在做薪酬变革的时候,都会有个原则,就是存量不动,想办法弄到增量,在增量上下功夫,就是不触动在员工心理认知上的自己的利益。
第二个,在销售、谈判等过程中,可以借助损失规避的陷阱,重点告诉对方如果不与我方合作可能会带来多大的损失,在和与我方合作带来的收益结合,会给对方更强的推动力。比如说,现在创业比较时髦,创业团队拉投资的方式,就是在于向投资人推销自己项目的广阔前景,如果不投资我你就错过了第二个腾讯、第二个阿里巴巴,你看看这个损失有多大。
(作者:海涛笔记 來源:简书)
【正能量偏差】
我们要向有关的地方走,我们要永远沐浴在阳光下。那么黑暗呢?如果没有了黑暗,还能把光称之为光么?
也许是从江本胜博士的《水知道答案开始》一直说要正能量正能量,但愚以为,目前很多人理解的正能量是偏差的。就像《最幸福的距离》所说,幸福并不等于开心这种积极情绪。积极以外,还有很多无能为力的事情,让我们开心不起来。我理解的正能量应该是面向阳光,带着自己的影子一路前行。没有最好的选择,做出自己认知水平下最好的决定,不论好坏,接受结果,这才是正能量。
希望能坚持码字,以上是读了《最幸福的距离》第一部分所想到的,打卡。20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