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自己的思想
主要运用场景是:组织思路,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等方面,如果自己有个中心思想,希望体系化的丰满该思想,就需要围绕该中心,通过发散思维提供各种维度分支的联想,推理和描述,这些维度如下:基本问题(5W1H),性质,历史,结构,功能,过程,评估,分类,定义,个性等,但为了大脑记忆的有效性,维度分支最好在3-7个之间,如果过少没有成体系化,而过多则大脑有记忆瓶颈。
组织自己思想的中心课题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否则你组织的思想很难有针对性,这和创造性思维的场景是不一样的,头脑风暴的中心课题要求有足够的宽度,不能局限在一种目的下。
小结:这是一个如何构建“组织自己思维”的思维导图过程,关键点在于通过多维度的分支,建立思维的整体性和体系化,再通过充分的猜想,联想,推理过程,丰满这些分支,并建立知识点的连接。思维导图不是标准结果输出文件,所以不用考虑猜想,联想和推理是否正确,充分反映你的思考过程才是思维导图的作用。
2.组织别人的思想
主要运用场景是:读书笔记,会议总结,上级精神贯彻等。我发现很多人用思维导图做会议纪要,在这点上我建议大家,除非你已经是个思维导图绘制的高手,否则尽量不要用它做会议的一手记录(速记),因为思维导图的绘制工程中,有大量的思考和推理过程,你想想,如果你沉浸在思考一个会议要点时,就会遗漏掉其他会议要点,所以除非你是高手,否则不要尝试。
你如果以前就习惯用思维导图记录会议一手纪要,那你可以回头仔细看看你记录的东西和用Word方式或者其他一些速记方式有什么本质区别?没有区别,因为你缺少思考过程,所以只是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了一个会议纪要而已。思维导图更适合用于总结和分析会议精神,读书笔记,思想强化贯彻等这些方面,这些方面更能体现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思考作用。
组织别人的思想和组织自己的思想最大的区别是:组织自己的思想是0-1的过程,而组织别人的思想是1-0的过程。
组织别人的思想首先是已经有了别人的骨干要点或者结论,我们要通过这些结论和要点,寻找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体系解读,诠释或者自圆其说的原由。这点非常重要,组织别人的思想的过程,不同的人,组织的结果不会一样,因为不同的人,知识体系和背景不一样。
我们接受一种新知识或者新结论,如果不通过自己的语言思考和诠释一遍,那这个知识就不是自己的知识,而思维导图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要把别人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变成自己的财富。
小结: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虑:我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而直接映射别人的知识,如果映射错了或者显得非常幼稚那该怎么办呢?我的答案是映射错了或者显得幼稚,那也是你的知识啊!如果不去映射,不去消化吸收,别人再好的知识,对于你来说也没有用,只有通过反复映射和验证,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你的解读才能帮助解决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有些人会读很多书,但读的是书的作者或者他人的认知架构下的知识;我宁愿只读一本书,充分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解读和诠释它,这才是我自己的知识。
3.记忆
主要运用场景是:学习记忆,工具掌握等,思维导图在记忆方便的运用,来源于大脑的多维联想记忆方法,这个记忆方法在今天,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当我们学习新知识,需要记忆的时候,通常都鼓励采用联想和多维记忆来加深对这个知识在大脑皮层的反射刺激。
小结:采用多维度联想记忆法,目前是比较常见的记忆手段,通过该记忆方法不光可以记忆一个中心事物,比如:熊 bear,而是可以记住一片相关事物,能记住那些,恰恰是大脑皮层最活跃的存储区域,如果你关心政治,记住的就是与熊相关的政治词汇,比如:“Russsia”,如果你关注电影,你记住的就是关于熊的电影等等。
思维导图的发散,多维的特征可以帮助你,实现对事物的关联自然记忆。用好思维导图就是把你对外界陌生信号放入你记忆最活跃的区域里,随时可以提取。
4.创造性思维
主要运用场景:头脑风暴。最后我们来看看创造性思维,在第一段“组织自己思想”的运用中已经说到,“组织自己思想”的中心课题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而创造性思维的场景的中心课题要求有足够的宽度,不能局限在一种目的和某种具体方法下,是开放到对中心主题信息的阐述,不是对具体方法的阐述。
“组织自己思想”是0-1的思考,而“创造性思维”是0-N的思考,最终创造性思维形成的结果也许和你最初的设想的目标并不一样。因为在创造性思维中我们并没有给予太多的中心限制,而是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和联想建立一个非结构化思路。我们还是以主题:“新电商”为例,来看看如果头脑风暴一下,你会想到什么?
在头脑风暴的制作过程中:
第一步是:快速发散思考与主题相关的词汇或者句子,没有条件约束,你几乎不用考虑是否可以实现,而是尽量把你能想到的都写下来作为分支主题,这里没有边界,你的思考边界就是这个中心主题的边界。
第二步是:进一步思考分支主题的构成因子,不用考虑分支主题下的维度约束(跨维度的思考),没有结构化限制。把你能想到的构成因子都写下来。
第三部是:建立这些叶子节点的关联关系(连接线),用大量的关系网络来关联这些创新观点。只要符合逻辑的关联都可以成立。
最后:你可以保留这些关联最为紧密的观点(连线最多的节点),作为下一步组织自己思想的原始素材(当然如果你有这个需求)。
为什么我们最后只保留关联最为紧密的观点呢? 因为我们的很多创新观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在你的大脑里其实是有相互关联的,如果写下来的是独立无连接的观点,往往这些观点不能算创新,而是异想天开。
小结:
创造性思维最为困难的,不是思维发散,而是观点汇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用头脑风暴思考问题,但用完后发现最后是一盘散沙,观点很难被沉淀和利用。通过观点的相关性连接,剩下那些最具关联性的观点,就可以保障我们思考的是可体系化的创新思维,而不是空中楼阁和沙漠绿洲。
5w1h分析法
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
原因(何因Why)、
对象(何事What)、
地点(何地Where)、
时间(何时When)、
人员(何人Who)、
方法(何法How)
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