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冬末苏州

    冬末的苏州有了初春的气息,风虽冷冽阳光却也明媚。站在树下望向天空,光秃的枝桠将灰蓝的天划成不规则图案。走在路上,往手里哈着气,一会儿看看房屋,一会儿看看苏州人,没有丝毫陌生感,心里轻快的很。走过一段一段护城河,水是墨绿色的,不知名的深绿色植物倒映在水面,似护城河的串串项链。

    平江路的饭菜好似家的味道,苏家的奶酪我更记得的是女店员。要排长队等候的入口即化的鸡爪,坐在河边小椅上,来一盘鸡爪,悠闲吃着,看石桥上行人走过,看石桥下小船悠悠摇过,这是江南河边吃鸡爪的自在闲趣。在苏州不得不提的一定是“鸡头米羹”,有着“水中人参”的美誉,最佳食用季节是在中秋时节,在冬末的深夜来一小碗,入口软糯绵密,心底涌出暖意。

    最最令我喜爱的是哑巴生煎,师傅将新鲜做好的包子放入大平底锅,盖上锅盖定时匀速转动,使包子底部受热均匀。出锅的生煎包底部金黄,芝麻点缀着,包子虽小,色香味却齐了。我喜欢用筷子将生煎戳一个洞,吸一口热乎乎的汤汁,再沾上镇江陈醋,汤汁的轻甜、肉馅的饱满、陈醋的酸入口浑然一体。若是感到有些腻,喝一口牛肉粉丝汤,香腻顿时消解了不少。山塘街的大阿二生煎也很是不错的,相比哑巴生煎,味道会简单些,再来块酥脆的蟹壳黄,那小时候吃着路边大饼的记忆就和此刻在姑苏吃着蟹壳黄的竟蓦地相通了。

    在苏州,很多店家门口摆放着不太完整的陶瓷罐,有些罐中还是孤零零的枝桠,有些罐中的绿植开始冒出一点点嫩芽,还有白色墙面上爬着的绿藤和小花,随意的很,这信手拈来的美景不经意间显露出江南才气,清丽柔和,成了我最喜爱的苏州风景。一家苏绣店里的小团扇令我十分欢喜,几次路过店家只敢在店外隔着门看看,最后一次鼓起勇气走进细细观赏,精致的小团扇,淡橙黄的底色,一小花骨朵静静伫立,很宜人。

    旗袍是我的衣橱愿望清单之一,平江路的一家旗袍店满足了这份小小心愿。在店里细细挑了一件肉粉色半袖旗袍,如荷花般少女温柔,若不是价格有些贵,我一定将她带回了家。出了店门,朋友说“你穿的很好看,有种惊艳”,这份毫不吝啬的赞美让我偷乐了好一会。

    最动人的景是夕阳西下时,细长的河倒映着排楼,红黄的灯笼在飞檐角上摇曳着。“桐村古渡沉桥影,烟拢长廊墨绛灯”,站在那夜色里,眼神里不自觉流露出一份欲说还休的婉约柔情。

    我喜欢唤它姑苏城,有份特别的情感在心中萦绕,未见之前的期待,见过之后的思念。这份思念或许就如郑愁予的诗里写的“我不是归客,我是路人”而来。

    “三月临幸着小城,春的事物堆缀着……

    悠悠的绿水如带,在石桥下打着结子,

    而且牢系着那旧城楼的倒影的

    三月的绿色如流水,

    客来小城,巷闾寂静,

    客来门下,铜环的轻扣如钟

    满天飘飞的云絮与一阶落花……”

                        诗选自郑愁予的《客来小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年早些时候去过一次苏州,所以就想写一篇去苏州游玩的攻略,供大家参考。 从南京到苏州的高铁很多,个人觉得最合适的是...
    willwilling阅读 3,080评论 1 33
  • 作者:牧人 摄影:平风 如果说起“小桥、流水、人家”,人们大多会想到苏州。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
    三色风阅读 278评论 0 0
  • Week12 optional的lecture都是对week11的解释,前面都已经写过,所以没有week12 op...
    Sisyphus235阅读 767评论 1 2
  • 我在左边 你在右边 听得见呼吸 看得见容颜 心与心 距离 若银河
    妮妮雅阅读 122评论 0 1
  • 我们生来孤独! 电影《正午》讲述了加利库伯饰演的小镇执法官威尔·凯恩在卸任的当天,同未婚妻艾米举行了婚礼,两人预备...
    灵魂注定独行阅读 61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