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寻觅春,寻觅春的芬芳
我寻觅春,寻觅春的娇媚
我寻觅春,寻觅春的妩媚
在春天来临之际.我紧紧追随着春的脚步,试图找到什么.
我来到小河边.清澈见底的河水中镶嵌着河边的大树,在风的鼓舞下,叶子随性地舞动着,时而向左,又时而向右.闲适的白鹭在河中渡步.白鹭真美呵.在春天的笼罩下,白鹭好似一道耀眼的风景线。雪白的绒毛搭配着恰到好处的身体,简直天衣无缝。白鹭有着自己独特的柔美,在其鸟类家族中天壤之别.鱼儿似乎“活”了;在河中自由自在地游着,一会儿跳出水面,脸上洋溢自豪的神情,再一会儿钻进水里好似冰消瓦解,只显露一串泡泡映入眼帘,实在啧啧称羡.
我来到草原,草原广袤无边,小草像一大块绿莹莹的宝石点缀其间.风无讯赶来.小草欢愉地摇摆着自己的脑袋.身上的露水好似一件透明无暇的婚纱,牛羊在专心致志地吃着草,它们可真有趣.时不时抬头望了望草原,仿佛陶醉在这美若天仙的景象之中.我坐在一处空地上,眺望着这份自然的馈赠.这份景象,与“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春雨打破了这份寂静.春雨就像一碗热汤丝滑绵延,给人无尽的暖意.它不像夏雨的狂暴猛烈,也不像冬雨的寒冷刺骨。虽然伴随着一阵风,可那风像是在春雨的安抚下变得轻柔舒缓,给人一种本惬意闲适之感.唐代诗人李白在屋里写作,春雨如红豆似的落在屋檐,望着窗外的杨柳,泛着浓浓的送别之情,闻着桃花清甜的香味,写出了《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情.唐代诗人杜甫隐居家中,听着春雨拍打屋檐发出滴滴哒哒声,涌起自己与老师相处的情景,写下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赞美。春雨给了多少诗人无穷的情绪啊!
春雨过后,我继续寻觅.猛然间,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甜香。哦,原来是一片茶园,茶叶发出淡淡的清香,仙欲飘飘.茶田蜿蜒曲折,层层递进,遍地都是茶叶.春雨过后,茶叶变得晶莹剔透——也不能是“晶莹剔透”吧,至少有一种静谧的美。这些茶叶产地各不同,有些来自云南,有些来自贵州,也有些来自浙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下午.我来到如诗如画的杭州.杭州最有名的就属西湖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是任何人毋庸质疑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西湖旁边杨柳随风飘舞,长长的辫子耸拉着。没错,二月的春风好似一把剪刀,将这大地剪得严丝合缝.“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坐在船上惬意地欣赏“诗作”如何?我坐在船上,随着船如何荡,心也向着远方。岸边人来人往,而河上却万籁俱寂。
三亚是一个不错的寻春的地方.三亚的春天艳阳高照,皎阳似火,热不可耐。但即使三亚烈日炎炎,也会有一丝微风让你感到欣慰。来到海边,春风拂面,一股海的气息悄悄钻进我的鼻子.人们好像忘记了炎热,纷纷来到沙滩沁心玩耍.一位小男孩用沙子堆成了属于自己的“王国”(短暂文明),小女孩将自己的身子埋进沙里,成熟的大人在海中冲浪,好似一名勇士霸占顶峰.波浪越大,越帅.我独自走在海边,头顶是烈日,脚底是冰凉的海水.可真是冰火双重奏呢.
我在厦门看到了一个“蓝精灵”,它像是蓝色的钻石撒在海中,像是蓝色的星星散在人间,又像是天使落下的蓝眼泪。不论是何物,都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氛围美.用脚踩在水中,仿佛穿上了尘封已久的水晶鞋,在黑暗中闪耀着一丝光亮。
兜兜转转来到四川成都,看到了一群憨态可掬的熊猫。熊猫体态肥硕,圆滚滚的,好似一个皮球。一只熊猫宝宝正在可爱地向我们招手。过了一会儿,熊猫宝宝不假思索地跑到竹子旁,二话不说开始啃着竹子。吃完后也不忘拍拍自己的大肚子。“一片天真憨态奇,腹中藏竹不藏机”熊猫称之为我国国宝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主要作品有《家》《寒夜》《灭亡》《随想录》等。巴金在我眼中勤俭节约,热爱读书,真挚善良的。1949年,上海即将解放,他克勤克俭,节衣缩食。但他却依然读书。他说过“饭可以不吃,但书不可以不读”。巴金创作《灭亡》的时间是在五四运动,以北洋军阀的残酷统治为背景反映了巴金向往和平与自由。巴金曾得过岌岌可危的肺结核病,即使在这黑暗的环境之下,他还是艰苦奋斗,为了解放抗争到底。“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
继续寻觅至广东广州,珠江夜景可谓是让我看得眼花缭乱。配上日落,氛围感拉满夜幕降临,珠江两岸的灯火还隐隐约约,景物朦朦胧胧,仿佛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灯光猛然骤起,波光粼粼的江面倒映着景物,船只缓缓流过。江水好像是个变幻莫测的仙女,一会风平浪静,一会波涛四起,一会水花四溅。海印大桥也是美的出奇,桥上的灯光闪烁其辞,配上这赞美美景的音乐,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至岭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广州,名文,字载之。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世纪末期,中国已经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目睹着国家的危险,同时也目睹了官员的腐朽清政府决心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新中会(振兴中华)。1897年,孙中山赴日本。1915年,孙中山回国,继续捍卫国制而战斗。1925年,孙中山逝世。“本互助博爱之精神,谋团体永久之巩固”
世界上处处是风景,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人生就是这样,总有你喜欢的“风景”
“长江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