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聊了“为什么形成个人品牌”,“怎么找到自己所爱”,“通过个人品牌故事传达价值观”,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怎么排除万难动起来。
哪怕你知道了所有的道理,有些人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你不去践行。别抱怨没有这个践行的环境,那是因为你不会创造。
1.老生常谈,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想到什么事,搭个大框架,就去做,把它做完。
2.接着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出自古典的《跃迁》。
新东方优秀教师培养会根据五项核心技能,分别是:专业知识、课程设计、呈现能力、个人魅力和积极心态。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的训练课程中有一群人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人——他们不是因为比其他人更加聪明或者努力,而是采取了更加聪明的学习路径。
老老实实的教师往往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开始投入大量的专业学习,这一学就是一年,一年内你四处学习听课,发现要学习的越来越多,于是一直学下去。两年过去了,你出师了,你花了100%的时间把专业补到100%,但还是发现远远落下了,为什么呢?
最聪明的老师懂得“二八法则”,先投入20%的时间把“专业知识”提升到80分,然后开始研究“课程设置”,快速达到80分;下一步是研究怎样才能把它讲得更好的“呈现技巧”,怎样让自己显得更有魅力,最后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模式和状态。成为了一名400分的老师。
与其用100%的精力学习一个领域的100%,不如用80%的精力学习每个领域20%的精华。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会怎样评价一名老师?内部看打分,外部则要看名气,当时如果谁考了高分教他们的老师,就会被认为有更好的方法论,所以400分的老师,在打分学生反馈上面都有了4位的优势,所以业务部门会给这些老师排更多的课,更多的课意味着更多的锻炼机会,会带来更多数量的学生,这么一来,会有更多学生的成功案例和更好的口碑,进一步放大了老师的名气,带来更多排课,一个自强化的正循环产生了。
高频次的排课把这个正循环的迭代速度拉的极快,这也使得新东方成就了罗永浩,李笑来,陈向东,戴云、张晓楠,周思成、古典等一代名师。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管是在做项目规划或者个人成长规划,都会由很多象限构成,投入80%的时间去学习每个象限里面20%的精华。这样在一开始你就不用害怕专注于一个领域一直深耕,可能会枯燥,可能会坚持不下去,可能甚至连开始都下不去手。同样的道理和我们日常工作中一样,在一件事情上专注很久,脑子可能会突然短路,以至于这事推进不下去,这时候不妨去做一下其他的事情缓和一下,就会有新的灵感。
这么说可能会有一些难以理解,我打个比方,(大家也不妨想一想自己正在进行的一件事可以拆分成哪些象限?哪些是每个象限中20%的精华?)我最喜欢的事是玩,所以我有一个梦想是要开一间酒吧。那我开一间酒吧呢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象限:
* 专业知识,主要指的是酒文化(看历史书或者故事书)和调酒(招人)
* 管理学,酒吧会有员工(管理学和心理学)
* 选址,从分析人流量等数据(统计学)
* 客源,主要指的是种子客户的积累(心理学)
* 营销,推广吸引来更多的客户(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
* 酒吧精神,怎样人觉得这酒吧有意思想来再来(心理学和哲学)
这么一分析,找到相应的关键知识,快速的过一遍,远远比在专业知识调酒上学个两三年,来的更快更高效。
3.相信自己会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样子。
4.多看书,自己有什么问题就去找可以解决问题方面的书去看。
这里可以分享一下我看书的经历,我从前喜欢看小说,从网络小说到金庸再到《白鹿原》之类的现代名家作品,其实书路是非常窄的。
也在今半年内,我觉得我一字一句的看书实在是太慢了,于是我就去先了解了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然后我去看了《刻意练习》,我想把第一本书里面的方法论,有效的刻意的去一遍遍的练习实践。再接着我看了,《好好学习》和《好好思考》,这两本书诠释了思维模型把我的思维宽度和高度上升了一个层次。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希望大家找到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自己读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