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进圈,正在探索。
中国和日本的相似之处太多了。从外表、文化到精神气质,好多地方都难分彼此。十九世纪以前,日本人完全生活在中国文化影响之下。引人注目的是,盛唐留给日本人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致许多在中国早已演变了的古代风俗,却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原封不动地代代相传。比如和服,就是唐时衣装。席地而坐,榻榻米,也是唐时风俗。1903年梅景九到日本去留学,对此颇觉惊讶:"不过日本更有一种特别的情形,就是旅馆都是板屋席地,进门要先脱鞋的。出洋留学,本为维新;然而到了日本,第一先要复古。"两国更本质的相同点,是内在的精神气质。两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都是注重形象思维和直觉感悟。"禅宗"在中日两国都很流行,两国人在精神发展中都注重克己反省,注重静思默想。日本人在枯山水、日本画、茶道、插花中表现出的简约、淡远、别致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取向完全一致。两国人的性格都偏于内向,"面子"哲学是两国人共同的处世哲学。为人处世讲究含蓄忍让,说话都习惯于拐弯抹角,"一切尽在不言中"。日本人还发明一个专门的词汇"腹艺",也就是说有些意思不用说出来仅仅通过感觉大家都能明白。两国人都注重集体主义,倾向于压抑个性。中国人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而日本人有一个人人尽知的谚语:"出头的钉子要挨敲"。两国人在社会上都讲究论资排辈,这一点,在日本尤为明显,在公司的升迁基本上都是按年龄资历而不是能力。两国社会上都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宴会入席时,大家都会为入席的次序拉拉扯扯,争上老半天:不是争先,而是争后。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