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新手进圈,正在探索。


中国和日本的相似之处太多了。从外表、文化到精神气质,好多地方都难分彼此。十九世纪以前,日本人完全生活在中国文化影响之下。引人注目的是,盛唐留给日本人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致许多在中国早已演变了的古代风俗,却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原封不动地代代相传。比如和服,就是唐时衣装。席地而坐,榻榻米,也是唐时风俗。1903年梅景九到日本去留学,对此颇觉惊讶:"不过日本更有一种特别的情形,就是旅馆都是板屋席地,进门要先脱鞋的。出洋留学,本为维新;然而到了日本,第一先要复古。"两国更本质的相同点,是内在的精神气质。两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都是注重形象思维和直觉感悟。"禅宗"在中日两国都很流行,两国人在精神发展中都注重克己反省,注重静思默想。日本人在枯山水、日本画、茶道、插花中表现出的简约、淡远、别致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取向完全一致。两国人的性格都偏于内向,"面子"哲学是两国人共同的处世哲学。为人处世讲究含蓄忍让,说话都习惯于拐弯抹角,"一切尽在不言中"。日本人还发明一个专门的词汇"腹艺",也就是说有些意思不用说出来仅仅通过感觉大家都能明白。两国人都注重集体主义,倾向于压抑个性。中国人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而日本人有一个人人尽知的谚语:"出头的钉子要挨敲"。两国人在社会上都讲究论资排辈,这一点,在日本尤为明显,在公司的升迁基本上都是按年龄资历而不是能力。两国社会上都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宴会入席时,大家都会为入席的次序拉拉扯扯,争上老半天:不是争先,而是争后。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本就是这样,他热诚地向你学习,却丝毫不影响他那极为强烈的自尊,而只是表明它的极为好强、不甘人下。事实上,他一丝不...
    Kyoji应宁阅读 2,915评论 0 2
  • 看完《中国人的性格历程》这本书,也看了很多人的读后感,免不了想写两句,特此成文。总体来讲,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
    AD超乱思阅读 3,177评论 1 1
  • 这个民族的学习热情在他们亮相于世界舞台之初就不可遏止地显露出来。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在学习外国时像他们那样热情,那样认...
    Kyoji应宁阅读 3,349评论 0 2
  • 晚上看了最新一期的《奇葩说》,大多辩手真的很精彩,姜思达、肖骁和范湉湉都爱,当然最爱的还是如晶宝贝和薇薇女王...
    米菲的葵园阅读 2,682评论 0 3
  • 我是日记星球269号星宝宝,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七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0160篇原创日记。我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
    cf302fb8f796阅读 1,8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