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显感觉自己的表达欲在衰退。
我可以一整天不说话,不是在生闷气,就是单纯的无话可说。
想想从前的自己,几个小时没说话就倍感憋屈,就算嘴巴不说话,也一定会在网络上找人聊一聊,心里才会好受一些。
如今,若是兴致来了,也能跟人呱唧呱唧聊上一阵;若是情绪不高,我则更愿意闭紧嘴巴,有事做事,没事就当个木头人。
偶尔刷到的朋友圈或视频,会让我从脑海里蹦出一些评论来,但往往是字都打完了,转头还是把它们都删了,突然就没来由地不想说了。
以前还喜欢把心中所想变成文字,看上去平静而温暖的文字,轻轻敲击键盘的同时,脑海里会呈现出很多美好的画面。
现在也写,但更多的是表达对某些事件的看法,不偏激也不深刻,很守中庸之道,一方面是不想给自己制造麻烦,另一方面是确实没什么见地,有人说这是头脑简单,对,就是想不出来,很难进入冥想的境界。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想念坐在老家门口听夏日蝉鸣的时光,有一次在城里听到了,我感动得立即用了一大段文字记录。恰巧今年夏天又听到了老家门口响亮的蝉鸣,可我几乎没用心去听,它对于我,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我也不会再用文字去记录由此引发的感受。
以前还特别喜欢跟妹妹一起幻想未来,现实的、不现实的,如今生活境况好一些了,我却想象不出更好的未来,我现在连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都想象不出。
我想写一部小说,提纲列了一遍又一遍,苦恼的是脑海里迟迟没有相关情节涌入,当年我可是提笔就能乱写的人。
现在,我大概只能写实,要对照着一堆材料才能下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概正在从我的脑袋里流失。
除此之外,那些曾让我感到愉悦的事也在慢慢失去魅力,我已经很久没有打过羽毛球了,也没有摆弄过相机了,因为没拾起它们的动力,最多就是看看书,可是一个人的爱好怎么能只有看书呢,尤其是一个喜欢与大自然接触的人。
幸好还会做梦,梦里还时不时会有对生活心动的感觉,所以我睡前经常祈祷给我点灵感吧。
总之,我不说话是因为我无话可说,有时候挺羡慕那些屁大个事都能聊上很久的人,那是他们好好活下去的动力之一;有时候又嫌他们叨叨得心烦,毕竟那是一些跟我无关的废话。
若非要问表达欲衰退的缘由,表面上是被生活琐事困扰的后果,本质上却是一些人注定的宿命,当你觉得表达失去意义,你就会失去表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