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定门内,有条东坛根胡同,顾名思义,在天坛城墙根下,全长二百米,东西走向,出西口是永定门内大街,东口直达天坛公园厚厚的围墙。紧邻永定门城楼,北面就是著名的天桥。特殊的地里位置造就了一批特殊的人群。
解放前,依托天桥的人气,这里聚集着一群为其服务的小商小贩。他们背井离乡,赤手空拳来到这里,靠摆摊做手工在此繁衍生息。
左右低矮的房屋,脱落的墙壁露出拳头大小的圆砖头,横七竖八的堆积在一起,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百年历史。没有临街的大门,一条条短窄胡同里,是几扇简易的木门,有的没有门洞,只是在墙之间加了一扇门。
院内也是典型的中国建筑格局,一溜北房是主人的上房,东西两侧是配房,南房多用做厨房厕所。
这里曾经住着,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男的年轻时逃荒来到这里,靠挑担卖干鲜水果度日,他继承了,农民吃苦耐劳的传统。每天早起晚归,精打细算。由于鲜水果是热货,一天卖不完就发蔫腐烂,弄不好还赔钱。这个行当风险大,挣得都是辛苦钱。据老人说:当年他每天鸡叫二遍就起床,挑着空担到城外批发市场进货,天一亮就将摊位摆好。几十年没睡过囫囵觉。干了几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就在此买了个小院。
这里的人们同姓的比较多,都是亲戚朋友。一人在此站住脚,亲戚朋友就会投奔来。一来有熟人照顾,二来和地方的关系都打好了。以后有什么事,大家有个商量帮助。男人们从事的都是小商小贩的工作,女人则给人做手工活,缝缝补补的工作。特别是天桥这一带,鱼龙混杂,打把势卖艺的比较多,三教九流,地痞黑帮也聚集在此,他们欺行霸市,收取保护费。
解放后,这里成了大杂院,住着各行各业的人们,属于崇文区管辖。每年立冬之后,拉白菜的解放牌拖斗汽车,不分白天黑夜的咣当咣当由胡同里经过,从永定外拉来的大白菜经过护城河,永定门城楼进胡同西口,到东口菜站过泵,再拉到个个菜站卸车。
出胡同西口,一路向北路过天桥,就到珠市口大街了,过了珠市口是有名的商业街大栅栏,这里有北京城最大的清华浴池,亿兆毛线店,瑞蚨祥绸布店,内联升布鞋店等。每天这里都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慕名而来,在此采购逛店。
住在东坛根的人们也不例外,除了油盐酱醋茶和蔬菜,在附近副食商店买,剩下的都到大栅栏买。节假日有事没事也到这转一圈。就为了感受一下这里的人气。
这里有一个卖北京酸奶的小店,味道纯真香甜,每到此地都要喝一瓶。厚厚的白瓷瓶上盖着一张蓝纸,用红皮筋固定,店家给一根粗粗的塑料管,将管的尖端插破纸皮,伸到酸奶里,猛吸一口,满口凉酸甜的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