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敦煌城外和玉门关之间曾有一座移动森林,那里四季常青,动物繁盛,这都源于森林中央的一眼清泉,据说直径仅一米见宽,无论雨季或旱季,泉水始终涓涓而出从未干涸。关内外的百姓称之为“一米泉”。
在泉眼旁边竖着一块告示牌,上头写着:“每次路过只可取一瓢水”。在黄沙漫漫的丝路戈壁上行走,过往的人们路过这片森林时一直恪守着这个约定。
话说这年瓜州大旱,几个月不见雨水,有一名客商领着驼队经过此地,一路干渴难耐,一见这样一大片绿林子和这眼甘泉,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取了一瓢水喝了一大口实在清冽甘甜,就又取了一瓢,发现泉眼里仍有细流汩汩而出,于是再取一瓢才上路。殊不知身后的一米泉就此枯竭了。
当他往前走时发现有几只狼尾随而来,越往前走狼群越多,走出五里地外时,狼群从四面沙丘围拢过来,数量之多形成合围之势,当行到玉门关腹地时,虎视眈眈的狼群冲散了受惊的驼队,仅剩的领头骆驼也因惊惶过度驮着他滑下沙坡头受伤倒地,当他使尽全力背着三瓢水囊爬上沙脊时,发现他的骆驼全被狼群咬死了,这时天色暗了下来,头狼绿光凛冽的双目逼视过来,他已无路可走,绝望地昏了过去…
当他醒来时,炎炎烈日下一片绿茵遮着他的眼睛,原来他又置身在这片森林边缘,一位清瘦的老者在身侧用几种草药混合的汁液喂入他口中。
“你醒啦。”老者扶他起身,和蔼地说, “你明明看到了警示,为什么还要多取两瓢水呢?一米泉如果干涸,这片林子以及林子里的动物很快就会消失,过往的路人再也到不了玉门关,你可知道?”
“当时我实在是太渴了,竟闯下如此大祸…”客商掩面而泣。
“带上三瓢水,快快随我来。”
老者领着客商到了一米泉边,嘱咐客商跪下,郑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老者口中念起咒语来,念了大约三分钟后,让客商把第一瓢水倒入泉眼中,水全部渗入干结的土层下没有丝毫水汽冒出。
老者再次恭敬地念起咒语,持续了三个时辰后,客商已是汗流浃背,把第二瓢水倒入泉眼中,正如各位看官所想,水还是全部渗入土层下没有水汽冒出。
老者第三次念起咒语,这次持续了三天三夜,客商已是饥渴难当,当他把第三瓢水倒入泉眼中时,水仍然全部渗入地下,土层似乎湿润了些,但还是没有泉水冒出来。客商仍然虔诚地跪着。
当第四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泉眼时,晶莹剔透的泉水叮叮咚咚响了起来,唤醒了颓丧到快要绝望的客商,他欣喜地跳了起来,再寻那老者已不见踪影,他小心翼翼地取了一小瓢水再次上路。
快走出森林时,他回头一看,许多动物都排着队等着喝水,那只头狼也在队伍里。客商向着林子深深鞠了一躬,转身朝玉门关走去。
据当地人说移动森林在格尔木和阿克塞地区也出现过,可是至今没人说的出确凿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