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 在亲密关系中寻求

小天说跟绿人朋友也就是丝瓜聊完之后才觉得深深共鸣,因为大家都觉得在亲密关系中寻求彼此打开是最重要的。很难说这个寻求是否能够得以实现,但我的生活经验清清楚楚地告诉我,我在恋爱中吃的所有苦都来自于这种寻求。


这种寻求直观对应了什么呢,那就是小作文。

谁还没有在深夜给心爱的人发过自己的小作文了呢?但这种小作文往往是得不到真正的回应的。人们在悲伤时,在后悔时,在情绪上头时,写下绿绿的小作文。然后满脸绿色。当然,这是如今的社交媒体。当年我写小作文的时候,还在受限于中国移动一条短信的字数限制呢。

为什么小作文三个字现在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很有负担了呢?首先,对方是一个习惯于接受长篇文字的人吗?其次,长篇文字本身无论内容是什么,已经自带了一种沉重感和攻击性。大概就是那种你tmd给我准备好接受我的长篇大论和深度打击了吗?再者,你自以为写的感人肺腑、条理清晰,很可能对方完全不能从你的文字中获取到你想传达的信息。这种事太常见了。然后再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这段小作文之中包含了过多的信息,也会造成对方的信息过载,从而直接逃避。以及如果接收方情绪不同步,那么对方也会选择暂时不看。像什么,像加入了收藏夹然后从来不练的健身视频。

其实说实话,写小作文这种行为,对我来说更多其实只是一种情感宣泄。这种目的本身就不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这种自我对话就不适合拿给人看。


再说回来,在亲密关系之中寻求彼此透明,充分打开自己,可行吗?我拿这个问题去问了下AI,AI说这种一个非常理想的目标。然后开始但是。

但是第一点,个人边界如何平衡?完全的透明会让人感受到脆弱,甚至有失去自我边界的风险。每个人都有需要保留的个人感受。并不是每种个人感受都需要被分享。

但是第二点,当你愿意敞开自己的时候,对方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同理心,最重要的是成熟度,去接纳你的全部?这一点太重要了,且不说做到完全敞开自己有多难,如果对面的心智宽容度不够,且不说当场无法理解的可能性吧,就说对方默默记仇,那么你能想象有朝一日你最亲密的人拿你的自我剖析来刺你一刀吗?

但是第三点,情感负担。没有人应该为另一个人的全部情绪细节负责,只有自己才应该为自己的全部情感负责。

这种寻求,说实话,它仿佛一种天下大同的人间理想。它错吗?它当然不是错的,它就是太难了,它需要逐步达成,一点一点实现,还需要足够长的时间,两个人足够多的精力,同时接受完全的透明是不存在的。

这种完美的亲密关系首先需要两个极其健康的人,太奢侈了吧。而健康的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什么?是自我的边界感清晰,能够捍卫自己的需求,同时尊重对方的节奏。这几点够我学一辈子了,真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