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做人做事儿的“度”

  做人做事儿的“度”

        作者  汪秀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不偏不倚才达到完美,这就是节制,节制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凡事有度”,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分寸、尺度,不能超过一定的标准或界限。

图片发自简书App


    谦虚过分就是虚伪。不谦虚会被说成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能不谦虚,也不能太谦虚,这个“度”一定要掌握好,就是凡事都要有节制的。做人应该聪明一些,但《三国演义》里的杨修就因为太聪明了,结果招到曹操的忌恨,惹来杀身之祸,死得不明不白。不聪明则是愚蠢。怎么办呢?有人说,做人最好是“大智若愚”,看似糊涂,愚笨,实则聪明,有大智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它的极限或界限,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人生活在“度”中。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但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就谈不上幸福和快乐了,自由是度中的自由。做人做事一定要有个“度”,“度”的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另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过度了,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也会伤感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变了。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善的事物也会转化为恶,恰到好处才是美、才是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母对子女的真爱应该是教人自立,激人自强。过度的爱反而会害了子女。行善要讲“度”,唐僧对妖怪讲慈悲;东郭先生对恶狼讲善良;《伊索寓言》中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生活讲究度,科学讲究度,艺术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凡事皆有度,国外有谚“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圣人,比人多跑两步的是疯子。”国内有谚“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过犹不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泰戈尔说:“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花虽美却枯萎,古琴铿锵但断弦,过犹不及,凡事皆须适度。把握好人生之度,才能把握住人生的精彩。凡事有度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深切领悟。因为,人凡事都有节制,才是智慧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节制是人生大智慧,节制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方略和品德。过失,过失,一过久失;过错,过错,一过就错。做人做事儿都要有个“度”!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虚心过度是虚伪,自信过头是傲慢;原则过头是僵化,开放过头是放纵;威严过头是架子,谦逊过头是懦弱;随和过头是盲从,胆量过头是张狂;精明过头是自私,直率过头是草率。人生有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好在适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上7:00起床。 洗衣服和洗碗,收拾家务,全天陪女儿。下午13点爱人要到汉口参加一个学习,女儿大哭大闹地要和她一...
    陈诚chen阅读 179评论 3 1
  • 近段时间我用燕窝刷朋友圈,并打算往后一直用燕窝刷,为什么呢? 这要要从两年前说起,怀二宝时,在完美会所偶遇薇姐提着...
    金桔爱66阅读 308评论 2 0
  • 今天来组萌妹子 勾线的时候手抖的,胳膊和腿都画成啥了!哎呀 上色完成
    lucky迪阅读 342评论 14 15
  • 坐火车的时候遇到一个帅哥,当得知他年仅21岁就已经开始承担着每月3000元的房贷时,我不禁大吃一惊。21岁,这本该...
    雪卧青岭阅读 1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