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知识,用策略,教孩子,欢迎来到“学呗”育儿。很多家长不直接给孩子零花钱,担心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就让孩子通过劳动来赚取零花钱。不可否认,家长这个做法是为孩子好,希望从小可以帮孩子树立金钱观。最近,在教育学家尹建莉的文章中看到一个观点:她不赞成,让孩子通过干家务赚取零花钱来建立金钱观的做法。为什么呢?
她认为,“家”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场所,它不是市场,不是单位,不是圈子;并且,“感情”是家人的凝结剂和润滑剂,是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和奢侈品。如果孩子干点活儿就要付钱,可能就隐藏着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把亲情关系降低到商业关系,把亲人间的互助处理成利益交换。
也就是说,如果家长经常通过让孩子劳动赚取零花钱的方式,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帮家人干活不是应该的,得给零花钱才可以。举个例子,有位家长,她经常这么对孩子说:“给你5块钱,把垃圾扔到楼下垃圾桶去”“你要是不把玩具整理好,今天的零花钱就没了。”孩子听后都会去做。可有一天,家长需要孩子帮助的时候,因为没有给他钱,他就置之不理了。中国人一直讲究孝敬父母,可这样做可能就违背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了。
第二,容易培养孩子唯利是图的心理。
有位家长的孩子就是如此。这位家长使用这个方法也是出于两个目的:让孩子从小多参与劳动和在劳动中体验挣钱的不易。于是,就给孩子规定洗碗多少钱,拖地多少钱,倒垃圾多少钱。时间一长,她发现孩子干什么都要问有没有钱,有时带着孩子和同事一起聚会,孩子也经常这样问,让她感觉很尴尬。于是她就开始反省这种教育方式到底是否正确。孩子按劳取酬的习惯确实培养出来了,但唯利是图的心理也开始“蠢蠢欲动”。
第三,会导致儿童对劳动产生负面认识。
其实,大部分孩子本身是不排斥劳动的,而且很多孩子天性愿意讨家长的喜欢,如果他的劳动给家长带来了欢乐,他的内心可能比得到钱更快乐;但是,如果家长因为孩子干了一点活,就要付他报酬,这或许就暗示了孩子,这是件苦差事,如果下次没有报酬了,这“苦差事”或许他就不干了。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学习更刻苦些,就用金钱奖励来刺激孩子,考得越好,钱给得越多。一开始是挺有效果,可后来孩子的一篇文章《搞好学习是我的生财之路》才让家长醒悟过来,这样做不仅扭曲了孩子的金钱观,还误导了孩子的学习动机。
所以啊,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就不要让他的一切事务都和金钱方面的奖惩挂钩,或许长大后,他可能会把一切关系都处理成金钱关系。到各大应用市场搜索下载“学呗”手机客户端。获得培养孩子优秀特质的完整策略,收听更多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