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师生关系。紧张成了近年来社会的热词。学生称老师为老板,人们说学生为打工仔。不断的有一些负面新闻。正当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我以为,老师有老师的职责权限范围,不能超越。职能管理层应该画线,不能越线。学生事实上处于弱势地位,有时面对强势的老师,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当然,就整体而言,绝大多数老师是德才兼备的好老师,我们家两个孩子的老师就很好。不排除极个别的老师师德不好,应该加以约束。
不管老师和学生都是人,是人就应该有人的尊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生人民的子女。从人的情感上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理性思维,应该划定师生的职责范围。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挑重担的人。两个群体都需要社会的关怀。相对的,年轻的学生更需要来自国家,社会,家庭的理解,关心。物质的和精神的。相对于物质,精神卫生尤为重要。尤其是博士群体,面对来自老师的写论文,尽快出成果,署名先后,干一些和学术不相关的事。来自社会的竞争,比较,不理解。来自家庭的过高的期望。还有自身的心智的不完全的成熟,因为,他们还正年轻啊!博士群体是一群负重前行的,年岁已到而立之年的,并不年轻的年轻人。在青塔网看见,今年博士招生达到了九万多人,博士毕业有硬规定,发几篇文章,期刊是有数的,结果是,总会有博士生不能按要求发文,这样就不能如期拿到学位证。
目前,博士生的物质收入刚能维持生计,有时他们看看同龄人,房车,家庭,孩子都有了,难免有失落感,尤其是一些延期毕业生,更是压力倍增。中科大的刘春杨,那可是高考时本县的第四名啊!中科大的本科生。还有斯坦福的那个博士生,中科大的本科生校友。人生的悲剧。我看见新闻时,为他们扼腕叹息。再看后面网友的评论,有的还好。有的简直是胡扯。
说起人,有人说:人是世间唯一有理性的生物,也是唯一受感性支配的生物。说到底,人不是机器。有句话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个人的存在决定一个人的意识。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一些旁观者风凉话说的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细一想,全是歪理。
人是有情感的人,不是东西,不是机器,一个人受自己经历,阅历,见识,情商,逆熵的客观存在,有些人能扛得住重压,有些人扛不住相同的压力。这时需要借助外力。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一个搞科学研究的人,也要通过人文修养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涉及到路径,通过什么路径,怎么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国家关系到个人关系,无不以利当头。只不过,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个人也要对外面的世界承担一定的道义。以无私为大私。否则,不能成就他人,他人就无法成就自己。
我爱世界,但更爱我自己。这句话是对的,不叫自私。首先爱自己,让自己活的更好,体面的活着,有尊严的活着,才能有能力,爱他人,爱生活,爱国家,爱世界。有一句俗语:命都顾不上,还顾蛋儿哩。大道至简。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大道至简?那就是:首先自己叫自己活着。不管怎么活,都得活着。苦也好,累也好,酸也好,甜也好,反正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希望是什么?希望是梦想,是憧憬,是美好的愿景,是我们活着的理由,或者活着就是理由,活着无需理由。天地大德让每个存在的生命都在各自的现实中活着。其次才是怎么活,活成什么样。命由心生,我心即我佛。自己的命由自己主导。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前提是,自己选择的路一定要有益于他人,国家,民族,人类,大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是伟大的事业,才不会纠结于自己的患得患失。
这叫高瞻远瞩。有了思想的高度,才会有开阔的眼界。才能放眼世界,才能不宥于自己的小我。但是我毕竟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要时时关怀自我。我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惊奇,这就是人生。天地大德,活出一个精彩的自我人生,叫荣神益人。
荣神益人。你能不珍惜自己,关爱自己吗?你只有这样,神才有荣耀感。你艰难,不用怕,神就住在你心里,神会助你一臂之力。一个人只要心怀梦想,眼前的路再难,也能走过去。这是无数古今中外的事例所证明了的。
今天写了上面的话。心里又腾出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