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700万+爆款写作秘籍大公开

去年年底,我开始写作今日头条,主攻方向是“微头条”。

最开始,我主要写历史故事,据说这个领域容易出爆款,吭哧吭哧的日更了半个月,终于写出第一条60万+的爆款。

(在微头条,推荐量10万+以上可以称为爆款。)

这个爆款给沮丧中的我,带来巨大的希望,让我浑身充满了干劲儿,继续日更了半个月,数据却再也没有上过10万+。

看来死磕我本就不擅长的历史方向行不通,我果断换了社会新闻方向。

这一次更惨,连续日更20多天,最好的数据仅有2万+,在头条写作,中途转向真的会非常影响账号数据。

终于在我日更28天后,账号恢复正常,我开始频出爆款,甚至写出了700万+展现量的大爆款。

为什么两个领域的数据差距能这么大呢?

我复盘了所有的数据和行动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秘密。

在写历史领域的故事时,我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账号来对标,能写出那篇爆款也仅仅是幸运。

在写社会新闻领域时,我找到一个适合的对标账号,作者非常勤奋,每天稳定更新六七条,其中一半以上都能成为60万+的爆款。

有句话说得对,一定要跟着有结果的人学习。

我开始模仿这个作者的选题素材和标题,按照他的方式写开头,等我的账号数据恢复正常后,很快就写出了很多60万+的爆款。

等我能频繁写出60万+的爆款后,我又开始想,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写出100万+的爆款呢?

方法只有一个,换对标账号,找能写出100万+爆款的作者来模仿

上个阶段,我为了能写出10万+的爆款,所以找的是能写出几十万+爆款的作者来模仿。

这次,我找了能频繁写出100万+的作者来模仿。

果然,模仿10天后,我就出了第一个200万+的爆款,接着就写出了700万+的大爆款。

同样都是日更,也同样都是模仿,变量只有一个:模仿的人变了,我的数据也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

想起华杉老师老师说过的一段话:模仿要找到模仿的关键。

华杉老师在坐飞机时,看到杂志上有不少模仿他的咨询公司广告,版式姿势都一样。

模仿是对的,人人都说差异化,但成功绝大多数是靠模仿。不过要找到模仿的关键。

比如要模仿华杉老师投广告,主要是模仿他持续十年不停,终身投放。而不是模仿版式姿势,或抄袭他的话。

就像你看一个人能跑马拉松,你模仿他,也坚持每天跑十公里,练上几年,你也能跑。至于他穿什么衣服跑什么路线,不是模仿的重点。

模仿不是抄袭,不是照着写,要找到模仿的关键,我模仿的关键就是去学习大佬的写作思路和逻辑。

在模仿的过程里,我一直在模仿其他作者的思路和选题,以及他们如何写出一个吸引人的开头。

第一个模仿的作者,喜欢选择食品安全类的新闻作为素材,基本上,一写就爆。

第二个作者,喜欢写猎奇类的素材,这样的开头本身自带吸引人的特质,让人看了开头就想继续读下去。

看得多了,我也就总结出了经验会故意选择有爆款属性的素材来写。

一个吸引人的开头,是爆款的最关键要素,这也是我模仿的重点。

我会模仿对标账号作者在开头中用到最多的句子或者词语。

比如会用“傻眼了、惊呆了”,这样的词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但后来写得多了才发现,这么写会被判定为“标题党”,一旦被系统判定为标题党,根本就不会给流量,一定要慎用这样的词来作为开头。

想要在今日头条写出100万+的爆款,我总结的有以下三点:

每天坚持更新。

做一个稳定输出的优质账号,系统才会愿意给流量。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于每次都要重新启动,给自己增加了获取流量的难度。

一定要找对模仿账号。

再次强调一遍,模仿不等于抄袭,学习别人的爆款经验才是我们的目标。

要经常拆解别人的爆款逻辑。

多拆解别人的好文,哪怕不是对标账号,从爆款的底层逻辑里去找到我们也能用的方法。

只要模仿得好,爆款少不了。

想要升职加薪,就去模仿已经升职加薪的人,想要做短视频,就去找已经成为大V的号开始模仿。

想要做成任何事都可以从“模仿”开始,这也是我写出700万+大爆款的核心,送给有心人。

想要了解副业赚钱的朋友,可以私聊我呀~


今天是持续写作的第 23/30 天。

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持续行动,刻意练习,加油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