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师的选择

本人从事数据分析6+的时间,最近在看新的工作机会,收到过字节、平安、腾讯、大疆、阿里、联想等公司的面邀,现入职平安银行。

经过几年的沉淀,越发坚定了自己数据分析师的从业方向,对个人职业发展也越发清晰;对即将入行的大白们特别想说以下几点:

1、入行初期,最好在互联网、金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头部大企入职,因为数据分析需要有海量的数据和丰富的业务场景进行支撑,也需要上层领导对数据决策的重视与推进,此类企业都拥有海量客户行为数据,也迫使企业为求竞争力不得不透过数据驱动业务增长,成立数据中台部门甚至大数据团队,甚至有些公司针对数据分析团队也依据业务条线进行了职责划分,作为一个职场小白入职,可以较快感知到领先技术的应用,包括数据治理、数据中台、数据服务等系统化的规划和应用那么,也可以非常纯粹的应用数据解释和服务业务甚至提出业务优化决策,

2、在经过1-3年的沉淀,需要思考职业的后期发展,数据分析师通常有两条发展路线,一条技术族,包括大数据平台开发、数据治理、数据挖掘、数据科学家乃至数据产品经理等,另一条为商业数据分析族,甚至商业分析师,从通过数据支撑业务管理到依据数据优化业务到辅助业务决策到战略规划与决策。在这个时间节点,我们就需要思考往哪个方向发展,那么再次择业的时候我们同时需要考虑企业的数据团队定位与组织架构、服务对象,例如平安银行属于集中式的数据管理,在总部成立大数据分析团队,按不同的业务产线划分团队职责,相对比较适合第一条职业选择的同学;而顺丰现如今属于分散式的数据管理,各个业务线分别设立了内部的大数据分析团队,希望往第二条职业发展的同学比较适合在顺丰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业务域进行深挖;

3、在3-5年的时候,最好是开始甚至已经开始带团队了,无论是选择哪条职业发展,你不仅需要利用技术服务业务,主动站在业务的视角思考需要开展什么样的分析,也需要考虑如何让自己更有竞争力,保持持续高效的学习力和足够深入的业务思考,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哪怕是组长层级也会让你看到底层员工看不到的业务面,领导决策的思考力,甚至你将会有机会积攒资源,开始更加广域的认知和思考;

4、在5年之后,差距开始体现,我的一位领导曾跟我特别强调好的技术工永远不缺、缺的是规划方向的人。在择业的时候,你必须结合自身的现状衡量行业的前景、平台的长远发展、职级的晋升这些重要要素,用自己的优势和企业之间获得双赢;其实,在这段择业期,我也经过了阵痛期,但是成年人必须要学会自我调节,迎难而上是魄力也是勇气,承认自己的无助和不足,然后找到一种方式迅速释放和自愈,接下来整装待发,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行为。

最后,切记不要轻易进行大行业的切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