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篇文章和设计没啥关系,而是最近关于“成长”这件事的一个思考。有时候“知道做什么”,比“只是在不断地做”更重要。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启发。
上周五和朋友聚餐,大家纷纷感叹“在北京生活压力大”。这句以前在电视剧里看到的话,成为了为数不多“被证明是真的”的台词。讲真以前听到这样的话我是觉得很矫情的:觉得压力大还不是能力不行?这应该就那一小撮人吧。大部分的中产啊/白领啊不都好好的么。然鹅,事实证明,“好好的”只有老北京的拆二代——跟我等屁民北漂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我又偏偏是个不甘于屈服现状的上进青年。可能zuo也就zuo在这儿了吧:没有含着金钥匙,又偏偏想要一把金钥匙。于是在伟大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下,我焦虑了。
焦虑自己XX软件怎么还没学会,焦虑自己XX任务怎么还做不好。太多想学,太多想做。时间有限,用来学习提升的时间就更有限了。怎么办,好焦虑呀。
所幸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多问题在网上都可以找到答案。于是我搜索一番,在知乎找到了一个答案,大意是说:我们不断努力,仿佛任何一点不努力的时间都是在浪费。每晚睡觉前的自责“今天又什么事也没干”变成每天例行的魔咒。但里面有一句话真是击中了我:“努力成为了目标本身”。好像只要努力,就是政治正确,就不会错。可怕的学生思维。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家长都在不停告诫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可努力学习又是为了什么呢?努力得来的高分,在跨出学校的大门,又有多大的价值?人生是考个100分就成功了吗?幼稚。
没有目标,又想要成功的人生,就会焦虑。但我们也不可能把“成功”作为一个目标。纵观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在进行他们的某一种职业,并且做得很好,因此收获了成功。
既然努力本身不该是目标,成功也不可能是目标,那么什么才应该是目标?记得美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过:“每个人都要直面人生的四个根本命题:死亡、孤独感、自由与责任,以及生命的意义。”目标就是关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啊。所以,你想要怎样的人生?你的人生要做些什么?
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关于这一点我是比较感性的人:我一直认为只有真的喜欢真的爱,才能在这一行做好,因此俗气的“听从内心”就是我的方法。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想象你快不行了,躺在病床上回顾自己的一生。如果你觉得你做了XXX事,这一生就没什么后悔的,那么这件事就是你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我问过我自己,我真正想做的,就是设计。
经过这一番内心的拷问,我更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依照这个目标为自己的每天定了4大块内容。如果这4块内容我这一天都做了,那么我睡觉的时候就再不会有“今天又什么也没干”的怨念了——因为现在的我每天都在努力朝向我想成为的样子前进。
以上为大家分享了最近的心得。
P.s. 最近听得到上的《宁向东的清华管理课》、《刘润5分钟商学院》,还有今天焦虑的话题,都意识到其实各种问题的就解决讨论都一样,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目标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前也写过目标导向设计法,供大家做设计参考: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榜:
2. 互联网产品开发流程
我是沐风,爱奇艺高级交互设计师。留德海龟,曾任职腾讯微生活、网易、宜信。6年交互设计经验,愿帮你提升设计技能。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