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看过一个评论说:
女孩子长大后是没有家的。
那时候我不懂,觉得家会是永远的港湾。
虽然父母离异的早,但是从小把我带大的爸爸会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
可是25岁这一年,我却忽然成长了许多,也终于理解了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01
今天早上醒得早,想起又一个星期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
但是心里其实是不想打得,也希望爸爸不要给我打电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爸爸之间产生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每次和他打电话除了那几句嘘寒问暖的场面话竟再也和他说不出别的。
我曾想过是不是我回去的次数太少,才让我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少。可是我发现即使我回去看他,在同一饭桌上也是无话可说。
姐姐和我说:爸爸对我们有怨气,他一个人辛辛苦苦抚养我们长大,结果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就嫁去了台湾,另一个女儿千里迢迢跑去了浙江。
他对自己也有怨气,再婚娶了个脾气暴躁还好吃懒做的女人,一把年纪又给他添了个女儿,本来再过几年退休了,现在每天除了辛苦赚钱外回家还要洗衣做饭。
他心里苦,也怨我们做女儿的没出息。
02
想起读小学的时候,放学一个人回家。
经常快走到家的时候,会听见有人在我附近吹口哨,我一听就知道是爸爸的声音,然后他会马上跳出来笑着向我张开怀抱。
那时候我是爸爸的跟屁虫,那时候他和我说只要我快乐地长大就好。
现在他也这么说,可我却觉得没那么纯粹了。
他会因为我交了外地男朋友而变脸。
会让三姑六婆拉着我去和本地的男孩相亲,也会怨我没嫁给他朋友的儿子当超市老板娘。
一直催我早点和男朋友结婚,结婚后却从没正眼瞧过几次我老公,即使他对我很好。
结婚前我和老公说要多回去看看爸爸,现在慢慢都不好意思开口。
后妈和他说我和姐姐惦记着他那套房子,听多了他也开始疑神疑鬼了。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点我不否认。
我爸却也实实在在和我证明了那句:有了后妈就等于有了后爸。
因此我时常在想,我们的父女关系大抵是回不到从前了。
03
再说说我妈。
初二离婚后直到大学毕业来看过我两次,现在我结婚了,却三天两头地给我打起了电话。
她7、8年前嫁去了台湾,后面又想方设法地让姐姐也嫁了过去,为的就是以后能有个女儿养老。
没想到姐姐从小被娇纵惯了,嫁到台湾后一天都没上过班,还经常带着姐夫去她那蹭吃蹭喝,一住就是几个月,她经常和我抱怨姐夫一毛钱电费都没给过她。
她大抵是觉得靠我姐没有希望了,这才开始打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时常有意无意地说想以后来投奔我,我都告诉她不可能。
我并不觉得自己心狠,反而恨自己不够冷漠。
我还记得初二那年第一次来例假,她一离婚就和别人跑了,爸爸每天借酒消愁,姐姐住校也没有回家。
年少无知的我,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绝症,愣是忍了一星期才和爸爸说,爸爸和姐姐当时笑话我半天,可我却觉得丢脸极了,最后还是让姐姐教我怎么用的卫生巾。
这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了好久,我想如果当时我妈没有犯错,一切就不会变得如此这么糟糕。
可现在即使她知错了,又能改变的了什么?
04
这是我来杭州的第五年,我慢慢不知道哪里才是我的家了。
我一年会有11个月住在杭州,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每次回去都觉得那个从小住到大的小区又破旧了一点,爸爸又老了一点。
每次爸爸会临时给我收拾出个房间,翻出一双拖鞋,我说他对我太敷衍了,他却说反正也住不了几天。
我听着不舒服但也觉得无法反驳。
我没跟他说,每次回家我都会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他和后妈还有妹妹三个人才像一家人。
我不喜欢每天早上都在后妈的大嗓门和她喋喋不休的脏话声中醒来。
也不喜欢每次一找他聊天他张口闭口就是妹妹。
我讨厌每次回家像个客人,离开家时却如释重负。
我开始学会接受这世上很多事是无能为力的,比如25岁这年,我终于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周末愉快。
我是小文,今天是持续写作的第10 / 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