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存储引擎
1. 存储引擎命令
存储引擎是负责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和写入工作的,我们可以为不同的表设置不同的存储引擎,也就是说不同的表可以有不同的物理存储结构,不同的提取和写入方式。
若在创建表的语句中没有指定表的存储引擎,那表就会使用默认的存储引擎。
- 查看所有存储引擎
show engines;
- 查看默认的存储引擎:
show variables like '%storage_engine%';
-- 或
SELECT @@default_storage_engine;
- 修改默认的存储引擎
SET DEFAULT_STORAGE_ENGINE=MyISAM;
或者修改my.ini文件:
[mysql]
default-storage-engine=MyISAM
- 创建表时指定存储引擎
CREATE TABLE 表名(
建表语句;
) ENGINE = 存储引擎名称;
- 修改表的存储引擎
ALTER TABLE 表名 ENGINE = 存储引擎名称;
2. 存储引擎介绍
2.1 InnoDB 引擎:5.5版本后的默认存储引擎
特点:
- 支持外键
- 支持事务,可以确保事务的完整提交(Commit)和回滚(Rollback)。
- 除了
insert
和select
外,还需要update
、delete
操作,应优先选择InnoDB存储引擎。- 数据文件结构:
.ibd
存储数据和索引;.frm
存储表结构(8.0合并在.ibd
中)。- InnoDB是为处理巨大数据量的最大性能设计。
- InnoDB不仅缓存索引还要缓存真实数据,对内存要求较高,而且内存大小对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索引即数据
2.2 MyISAM 引擎:5.5版本前的默认存储引擎
特点:
- MyISAM提供了大量的特性,包括全文索引、压缩、空间函数(GIS)等,
MyISAM不支持事务、行级锁、外键,有一个毫无疑问的缺陷就是崩溃后无法安全恢复。- 优势是访问的速度快,对事务完整性没有要求或者以
select
、insert
为主的应用- 针对数据统计有额外的常数存储。故而 count(*) 的查询效率很高
- 数据文件结构:
.MYD
存储数据,.MYI
存储索引,.frm
存储表结构(8.0更改为.sdi
)- 应用场景:只读应用或者以读为主的业务
2.3 Archive 引擎:用于数据存档
只支持读和写
2.4 Blackhole 引擎:丢弃写操作,读操作会返回空内容
2.5 CSV 引擎:存储数据时,以逗号分隔各个数据项
使用案例
CREATE TABLE test (i INT NOT NULL, c CHAR(10) NOT NULL) ENGINE = CSV;
INSERT INTO test VALUES(1,'record one'),(2,'record two');
创建CSV表还会创建相应的元文件 ,用于 存储表的状态和表中存在的行数 。此文件的名称与表的名称相同,后缀为 CSM 。如图所示
2.6 Memory 引擎:置于内存的表
2.7 Federated 引擎:访问远程表
2.8 Merge引擎:管理多个MyISAM表构成的表集合
2.9 NDB引擎:MySQL集群专用存储引擎
3. MyISAM和InnoDB
对比项 | MyISAM | InnoDB |
---|---|---|
外键 | 不支持 | 支持 |
事务 | 不支持 | 支持 |
行表锁 | 表锁,即使操作一条记录也会锁住整个表,不适合高并发的操作 | 行锁,操作时只锁某一行,对其它行无影响,适合高并发的操作 |
缓存 | 只缓存索引,不缓存真实数据 | 不仅缓存索引还要缓存真实数据,对内存要求较高,而且内存大小对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
关注点 | 性能:节省资源、消耗少、简单业务 | 事务:并发写、事务、更大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