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看一句话:用敬虔的原则教导他人。细想许久,才悟出些许道理,趁此机会,与众分享。
生活中,我们即是学生也是老师。何处此言呢?因为我们总有不会不懂的方面,也总有比他人会点懂点的方面。常常两者之中,我们难以分清楚,难以平衡。要不就是一味做学生,接受对的错的教导;要不就是一味做老师,懂的不懂的都会给他人上课。
一个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向懂的人正确的求教,最后获得真知识,这是种幸福;同样,一个老师能够正确将自己所长,通过开放的分享,让人获得益处,这也是种幸福。
话虽如此说,可现实中我们常常做不好学生,也做不好老师,因为我们缺少个原则,教导的选择,带有敬虔的教导选择。
怎么理解敬虔二字呢?敬虔始于信仰崇拜,是人类对自己渺小和上天伟大的总结,更是一种交流的心态认知。
人无法完美,完全。只有可能掌握部分,无法掌握全部;只有可能知道小部分,无法明白一切;只有可能不断进步,无法到达最高的顶端…
想认识自己的不足挺容易的,想让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也容易,想让自己认识、承认不足,并正确补充自己的不足其实挺难的。难的不是知识,难的是学习知识的人。一个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人接受不足的改变,着实不易。看看我们的周围,听听他们的声音,我们更喜欢充当老师,更喜欢教导他人那些未经证实的“经验格言”,享受那种感觉,喜欢那种自我陶醉。可是不曾想过,听的人会有什么反应,或许只是礼貌的点点头,或许只是内心的浅浅一笑,或许根本不会听入耳中。
生活需要教导,生活也需要学习。我们的一生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被教导。只是我们要在教导他人和接受教导之前,学习一个功课,那就是带着敬虔的原则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