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6
读书时老师曾说善于学习的人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前者难而后者更难。学得更少,学得更好。什么是少呢?少的反面是繁和杂,应对繁杂其实是两回事。
01
少的第一层是精简提炼。把复杂的事情梳理出脉络,牵一发动全身,提纲挈领式的抓重点,从而掌握一点而概括全面。学得虽少,引申却广。
我们常在工作中运用思维导图、鱼骨图、产品原型图等工具,就是在帮助我们提炼知识的内在逻辑,去粗取精,凝练出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从这一点上说,少就是提炼重点,去学习知识的核心精髓从而掌握它的全貌。
02
少的另一层含义是取舍。天才是极少数的,拥有像达芬奇、牛顿那样大而全的庞大知识体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现实的。转而追求小而美才是我们普通人学习知识的态度。
徐悲鸿专爱百骏图,齐白石独爱画虾。大师们不仅从喜好出发专修一术,更因为适当地放弃了繁多的表现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学习的道路上除了边走边学,还要边学边放。
今日在文殊阁三大士殿看到一副楹联,据说是方鹤斋题。
上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下联: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做事如搞学问,见了便做,想了便学,活的豁达自在,不为种种掣肘所烦恼。学了无用就可放下,做了不成便去做别的,学习与人生一致,皆需懂得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