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的离开/我曾经坠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也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朴树这首流传甚广的经典之作在耳机里循环了无数遍,一字一句都像是专为我而说。我们会被一首歌感动,多半是因为歌词与旋律触动了我们心底的伤口。那个彷徨的、失落的、挣扎的自己,在歌手的演绎中找到了同盟。以前我也听歌,听周杰伦带着日本风格的中国风,听刘若英倔强并甜美的声音,那时候我以为天下所有的流行音乐都是一样,总是用重复的伎俩来骗你的感伤。直到如今,我才慢慢学会了欣赏。
最后一次咨询结束前,咨询师问我想对自己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似乎没有任何的语言可以解释这一路走来的种种心酸,思索半天唯独能想起的只有这句“我知道你很难过”。这话的后半句隐含了很多种可能“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我也无能为力”、“我知道你很难过,我想帮你好起来”……相信,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我很难过,也都想要帮我好起来吧,可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我的处境,真正把我拉出这泥沼?我想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包括我自己。
看了很多有关抑郁症自我调节的著作,很多书里都提到要接受自己的坏情绪和自己的坏情绪和睦相处,我想写书的作者一定都没有过深度抑郁的体验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吧。一个孩子不小心碰到了一株仙人掌,细小的刺扎进了他稚嫩的手掌,你能告诉他和这根刺和睦相处而不要试图将它拔出来吗?无论是身体上的刺还是心理上的刺,不在你的身上你终究感受不到它所带来的疼痛,即使你付出再多的关心和爱护也无法替受伤者分担一丝一毫。这也是我常说:“我感谢所有人给我的帮助和宽容,但我绝不相信所谓的‘感同身受’。”的原因。
开始,我努力融入人群,努力活成别人眼中幸福的样子。也曾为了奖学金在考试前夜通宵学习,也曾为了比赛加分推迟已定的读书计划,也曾为了干部竞选取消旅行的车票,也曾为微薄的薪水虚度明媚的春日。到头来,我得到了所有我想要的一切,却发现一百倍事故聪明也换不回一份快乐。即使身处众人瞩目的舞台,聚光灯驱散不了深入骨髓的孤独;即使有了诸多耀眼的光环,内心的空虚和卑微也无法消退。这逃不脱的困惑与迷茫仿佛是一座透明的监狱,囚禁着我。我走不出自己的难过,只希望身边的人们知道我的难过就已经足矣,留给我一个真空的角落允许我的脆弱。彳亍在情绪当中,我是否能做到“满足于自己的孤独,骄傲于不被群众荒谬的真理迷惑,骄傲于拒绝人间的庸俗。”“再也不须礼节,不须权威,不须偶像,也不须圣贤;我只须清醒,只须良知。我依然会苦恼,只因清醒,只因还有良知!”
未来的生命对于我而言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既然所有得到的都终将逝去,那么至于最后究竟会在什么地方,以哪种形式死去,都不过是孑然一身。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唯一要做的只是不知疲倦地追逐,追逐那有山、有林、有海的远方,体会或悲哀、或欣喜亦或五味杂陈的生活……去看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冰雪,那里埋藏的化石比人类早诞生了成百上千年,至今仍保持当初绰约的风姿;去看科罗拉多大峡谷色彩斑斓的岩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胜过人类拙劣的建设;去看澳大利亚浅海生存的珊瑚,他们的尸体比任何文明遗迹都震撼人心;撒哈拉的沙漠和墨西哥的热带雨林里,隐藏了太多未解之谜;还有阿拉斯加,亚里斯耗尽一生都没有到达的目的地……
当然,我知道自己无法带走任何东西,照片会褪色,因此我丢弃了相机;信件会丢失,因此我丢弃了纸笔;记忆会遗忘,因此我不打算留下任何提示自己足迹的纪念品。既然一切曾拥有的都会离我而去,那么何方痛痛快快的做自己,不再期待所有被期待过的,不再赞美一切被赞美过的,安然独行,以良知品评一切,读书、旅行,燃烧自己对世界的热情、冥想和遐想。不辜负任何人,哪怕已被人辜负。每年秋天,当最后一片树叶落下,便托候鸟寄回家乡,无论它是否能聪明故乡的愚昧或高贵故乡的世俗。我也许将成为许达然先生笔下那不惧失望而到大海钓鱼的渔夫,失望惧我,我也再无所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