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开始阅读大神尤瓦尔·赫拉利的作品《人类简史》了,正如为本书写开篇序言的北大历史系高毅教授所描述的那样,拿起来就放不下了,非要一口气读完才过瘾。当然我还没读完,只是实在等不到周末的读书笔记了,有些想法真真是从脑袋里面往外跳啊!
正如文章标题所问:到底是人驯化了狗?还是,狗驯化了人?作为主宰地球上其它生物命运的人类,是不是会想当然地认为:当然是人驯化了狗啊!然而,答案可能真未必如人所想。
作者在书里面的例子是——小麦。但是顺着作者的推演思路,直接把小麦换成狗,一切逻辑仍旧十分顺畅。来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逻辑。
在1万年前,小麦和那些野草没什么差别,可仅仅在接下来的1000年之内,小麦就突然传遍了世界各地。原因挺简单的,就因为当时的智人发现小麦可以提供人类平时生活所需的一部分热量。而如果能让小麦在人类可控的范围内,尽量多地生长,那么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智人们就可以放弃采集和打猎,而仅仅是围绕着一圈看起来完全无害,而实际上也完全没有进攻性的植物就可以了。
于是乎,智人们开始在如何种出更多的小麦上面投入大量的精力。智人们发现小麦好麻烦:它不喜欢石头,所以你得把田地里的石头都搬出去;它也不喜欢和其它植物共享空间、水和养分,在抢夺这些资源的“战场上”,它完全不是杂草的对手;它好像也不那么健康,偶尔生个什么病,招个什么虫,得帮它治病驱虫;另外,那些食草动物可分辨不出来哪些是自然生长的,哪些是人种下去的,只管大快朵颐,你得保护它;最后,这个小麦啊,经常会口渴,如果老天不怎么下雨的话,你就得挑水喂它喝。
得,聪明的人为了在秋冬能收获,要辛苦地忙过春夏,就一件事:伺候小麦。结果,小麦现在是遍布全球各地了。这么看来,谁驯化了谁呢?
来,再看看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狗。
不难知道,狗的祖先是狼。狼这种肉食动物,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里,和我们智人都是竞争关系。我们和狼抢食物,抢地盘。在人狼的争斗当中,一定是互有损伤的。那么有一些受了伤的,或者身体弱的,就被狼群给淘汰了,要么被人杀了,要么被其他动物猎食,或者自己无法捕到猎物最后饿死。不过,慢慢有一些“弱狼”发现,如果跟人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既不会被人类捕杀,又可以不定时地捡到一些人类啃不动的骨头。所以这群狼为了活命,就跟着人后面转了。人类当然也不傻,发现狼之后当然不会掉以轻心,抄起家伙准备战斗,结果发现这些狼跟以往的狼不一样,并不会和人类直接发生正面的冲突,总是保持一个你打不着我的状态。慢慢地,智人们也发现了,这群狼并不会在人熟睡的时候发起进攻,而仅仅——真的只是为了吃点人类啃不动的骨头。
这样,智人们慢慢放松了戒备,解除敌意。而且,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夜晚真有其他大型猛兽袭击的时候,这些在“门口”的狼会早于人发现危险临近,并向人类发出信号(就是叫)。几次合作下来,人类便对这几条可以充当危险报警器的“弱狼”产生了好感,慢慢的,安全距离也越来越近,最后,这些狗的祖先们就住进了智人的“院子”里了。
随着智人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动物灭绝了。我们现在和容易能想到的所有动物,几乎都是人圈养的,比如,猪、牛、马、羊、鸡、鸭、鹅。但是,这些家伙哪个有狗的待遇好呢?这是因为狗更进一步进化,让自己的子孙们有的善于捕猎,有的善于看家,有的善于找路,有的善于卖萌……几乎人类的所有奇怪的需求,狗都能尽量地满足。而其他动物,几乎都只能提供——肉。
然后,我们就能看到很多的人,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都是为了一条狗。要给狗买优质的狗粮,定期还要给狗梳洗打扮,每天带着狗出去散步玩耍,如果狗生病了,就急得赶快去找医生给狗看病。如果说人们忙过整个春夏侍弄小麦是为了秋冬有粮食,那人们这么全时段地侍弄狗,是个什么道理呢?也许是因为狗带给他们欢乐吧,又或是排解了他们的孤独和苦闷。
这么看来,你还能坚定地认为,是人驯化了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