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上大学之前,在那兵荒马乱的高三,一群人挤在一个教室里,一天的大部分时光都一起度过,有老师,有同学,有上课的师生问答,有下课的同桌闲聊,吃饭、回家、甚至是上厕所,都可以找到陪伴的人。虽说学习和备考是苦的,但一个人独处的时光却是少的。
曾经作为旁观者的自己,常常给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冠以“自由”的标签,自由无拘束,正是我一直以来的憧憬。直到某一天,我变成一个真正的当局者,幸运地发现自己期待的自由确实不缺,却也曾在某个瞬间猛然惊觉,原来自己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习惯了“自由”的共生者——“独处”的存在。
这里的“独处”不一定是要真正处在一个没有其他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在某个人少场所,甚至可以是在人群里,只是一个人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没有同行者,亦不留下云彩。
清晨,一个人早早地便出了寝室门,开始了一天的“独处”时光: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教室上课、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参加社团活动、一个人听讲座……没有占有黏腻的关系存在,一个人的大学生活,倒也乐在其中。
无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独处的确有其必要性,它不是寂寞,而是孤独。这二者的概念不容混淆,我们不想忍受寂寞,却可以享受孤独。没人能够否定独身状态给他带来的自由与快感,很多事情甚至是只能一个人做的,有人陪着反倒会觉得受到打扰。对于一些惜时如金的人来说,占有和黏腻的关系甚至会被当作“理想与远方”的大敌。
对于我身边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独处似乎已经是一种常态了。大学不比高中,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并且每个人的事情都不一样,上的选修课不一样,参加的活动不一样,共同的交集比较少,渐渐地,便也习惯了一个人。这似乎是很多独处的大学生之所以独处的原因之一。
于我个人而言,不可否认,以上的原因无疑是存在的,但选择独处,其实更多还是性格使然。不是不喜欢陪伴,只是比起黏腻的陪伴,更加享受自由的孤独罢了。
之前在《萌芽》上读到过一篇散文,名字叫《一人生活指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与世界脱离关系的同时,与另一个世界试图建立联系,像地鼠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挖着它的洞。”在远离人群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这种感觉。
在某个没有任何活动的周末,我会选择独自泡在图书馆,从清晨到黄昏,选一个靠窗的角落,学习、看书、写随笔,累了便望望窗外的天空、偶尔路过的行人,和道路两旁的树。还记得在同样的一个位置上,我见证了窗外的银杏树叶由绿变黄,我看见过它凋败时的样子,记得枯枝上那几片执拗着不肯落下的残叶,直到现在长出新叶、回归葱郁。当夜幕降临,离开那短暂属于自己的小空间,走出图书馆大门的那一刻,实在有一种重回人间的感觉。
过完了这样“独处”的一天之后,往往会渴望与人交谈,毕竟没有谁是真正的独居生物。
其实并不是不喜欢与人交往的,独处久了也会感到寂寞,也会产生孤寡所带来的绝望,会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薛之谦的《动物世界》,反复地咀嚼着最后那句“别害怕,我们都孤寡”。但这种“万人如海一人悲”的绝望毕竟只是暂时的,只是一种终将逝去的病症,我还是会喜欢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听着音乐走路、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赶DDL……
如果无法避免,那就享受生命里自由的独处时光吧。其实仔细想想,人这一生,真正能够一个人独处的日子,其实是不多的。18岁之前,有同学、老师和父母陪着;30岁以后,甚至还到不了30岁,有配偶和孩子陪着,还不包括这之间有恋人陪着的日子。如此细细数来,能够自由自在、一个人支配的时光,是少之又少的。
所以,就像那句老鸡汤说的一样,去享受不可避免的孤独吧。
愿我们,独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