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和妈妈一起逛街买衣服,妈妈的想法是衣服合身舒适就好,样式并不那么重要,而我的购买原则却是只要样式是我喜欢的,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当我穿着喜欢的衣服走出试衣间的时候,看到妈妈并不满意的表情,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就猜到,妈妈不喜欢这件衣服。
果然,妈妈的下一句话就是:“你要不再看看别的衣服吧。”正满心欢喜试着衣服的我,不知从哪里就窜出一股无名火,冷冷的对妈妈说了一句:“我都这么大了,怎么买衣服你还要管啊?”
其实话说出口的瞬间我就后悔了,看着妈妈的不知所措和欲言又止,我一下子就有点慌了。其实妈妈在挑选衣服的时候已经尽量按照我的想法来了,往常这时候妈妈会回我一句:“你随便吧。”但这一次,妈妈只是望着我不说话,然后叹了口气,静静的说了句:“我只是觉得那件衣服不适合你。”
从小到大,我和妈妈之间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在妈妈面前,我总是那个固执倔强,并且时常不懂事的小女孩。很多时候,和妈妈吵完架,明知道是自己错了,但我还是不愿意去和妈妈道歉。仿佛谁先认错,谁就输了。
好像从叛逆的青春期以后我和妈妈就一直在持续这样的争吵,原因大都是因为她认为我应该去做什么而我却没有选择听从。学生时期妈妈常说的是让我好好学习,听烦了后我反抗的方式是冷着脸不与她说话,后来长大了,妈妈的唠叨就变成了“你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你应该在三十岁前结婚,你应该要早点买房,你应该早点生孩子……”而我也开始用“我已经这么大了,不想要你管。”这句话来一次次的向妈妈表示抗议。
很多时候,父母不顾我们的真实喜好所给予我们的好,可能并不会让我们开心,然而,每一个“为我们好”的出发点都源于爱。毕竟,爱是最容易让人做出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都给对方的事情。
我们逐渐长大,成年,经济开始独立,我们越来越嫌弃她们喋喋不休的唠叨。却忘了那个我们眼中唠叨、矫情,又挑剔的妈妈,也曾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她也曾追逐时髦,精心地打扮自己,就像现在的你我一样希望被爱,也向往美好的生活。她们也是在遇到了我们之后,才褪去了稚嫩,收起了任性。
2
年初疫情期间我们一家人被困在姥姥家,我怕妈妈无聊,让她拿我的平板电脑看看剧,妈妈摇摇头拒绝了。后来有一天我和表哥突然进屋发现妈妈拿着平板电脑摆弄着,表哥走过去看了看说了句:“是不是不知道怎么退出这个页面啊,我教你……”我才恍然意识到,妈妈并不是对这些新鲜的事物不感兴趣,而是“怕麻烦”。
正如傅首尔在奇葩说中说到的:“长大后,我们是强者,父母成了弱者。”我们认为简单的通讯工具在父母眼里并不是轻易就能学会的,他们怕给我们添麻烦所以不敢问。
这让我想起,每次我更换微信头像的时候,妈妈都会发来消息询问:“你怎么又换头像了啊。”那时候我以为是我换的新头像妈妈不满意,后来才明白,我换了头像,不熟悉微信便捷功能的她,可能要在通讯录里翻好久才能找到我。
小时候,她们耐心的教我们用筷子、学识字,我们长大了,在教他们使用复杂的软件时,也不要不耐烦。能教会一个说话的人,她们不会太笨。小孩子都会玩的手机,对于她们来说,也不会太难。
她想要把一切好的都给你,你的事再小对她来说都是大事。如今我们已经长大,也别忘了回头撑起妈妈头顶的那片天空。
3
《奇葩说》里马薇薇说过这样一句话:“孝顺这个词就是由后悔构成的,无数个我们做错事儿的瞬间,无数个我们割舍不了的瞬间。”
为了不让自己后悔,在今天,把那些平时不好说出口的爱,统统都讲给她听。像母亲给我们做饭一样给她做一顿好吃的,给她们买一个小礼物,告诉怕我们乱花钱的妈妈,只要她能开心,为她花的钱从来都是有意义的。也许她嘴上说着不要,但收到礼物和祝福依然会开心的发朋友圈炫耀。
世间的柔情与浪漫,别忘了给妈妈留一份。母亲节只是五月中的一天,而母亲的爱却是岁岁年年。
我的妈妈是个超级英雄,全世界我最爱她。
别让等待成为遗憾,所以这句“妈妈你辛苦了,我爱你!”还不说出口吗?
妈妈说,人最好不要错过两样东西: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一个深爱你的人。——独木舟《深海里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