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天是我的生日,3月8号,这是个尬尴又神奇的日期,也是曾经让我纠结了很多年的梗。虽说从小到大,我一直都不怎么过生日,最多和亲爱的大学室友们聚餐,但今年的生日显得特别一些,因为这将是我读书时代的最后一个生日了,明年往后的生日,我可能连坐下来回忆往昔的时间也很少了。除了我的生日日期尴尬以外,我的年龄也很尴尬了,从前我都是算虚岁的,但自前两年开始,我出去再也不说虚岁了。其实想想没什么,虽说偶尔不可避免地会感到社会对女性年龄的压迫,但26岁还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啊,还有大半辈子没浪呢。
作为纪念,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留下一篇文字吧,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唯一擅长的事了。之前一周都没有更文,真的不是因为我偷懒,是因为我真的在忙毕业论文,每天熬到凌晨两眼冒金星,终于把大块垒了,剩下的工作就不会太累了。因为我没有要读博士的志向,所以这将是我学术生涯的巅峰,一生可能就这么一次,有什么理由不用心呢?
2
在我的朋友中,已经有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结婚生子的了,我晃晃荡荡了这些年,居然说不清楚自己干了些啥?读书吗?我有点不好意思讲。26岁,我一事无成。大多数朋友三四年前大学毕业就已经走向社会,迈向新生了。但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迈出校门,我有很多遗憾、也有很多不足,但也有收获。常常有人问我,你觉得读研有用吗?读研枯燥、寂寞、虽说毕业压力不大,但要完成一篇至少三万字以上的合格的硕士论文,也真的不是混混就可以的。再加上对于女孩子来说,硕士毕业时往往失去了就业年龄优势。况且这几年是年轻人拼劲最足、最有野心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去职场上锻炼拼杀,反而在学校里悠闲地读书,在象牙塔里封闭自我,所以读研真的有用吗?
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在选择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的确也考虑过上述的所有问题,但至今我依然认为,读研是有用的,是真的有用,哪怕不是名牌大学。因为这几年,你虽然还在读书,但是你换了一种和本科阶段不同的思维读书,你要把一个问题向纵深学习,你还要完成工程浩大的毕业论文。这期间你付出的辛苦是不会白费的,你会发现你在这期间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眼光,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你的格局在这期间会不知不觉地变大,看问题的眼光也会更客观、更全面。就像我们小时候说的成长,第一步往往是意识到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同理,你在这期间会意识到,你的专业,你自以为的世界也不是宇宙。
3
我在大学时代一直有一个武大樱园的梦,为了那个梦,我曾拼尽全力,但最终也没有如愿。常常回忆起那些个在图书馆煎熬奋战的时光,支撑我的,也许就是内心那股魔怔的力量,但我后来明白了,对于普通人来说,那种破釜沉舟、自断后路、不顾一切的狠劲,一生可能就只有那么一次。那时候我也时常想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到时候怎么办?那时候我只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失败不能失败,付出这么多,必须对自己有个交代。可是结果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我真的失败了,但我却出奇地平静,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会那么平静地接受一切,不甘有,但更多的是无悔。也许当一个人竭尽全力去拼搏去付出的时候,它享受到的快乐,已经使他没有遗憾了。毕竟,这个世界上,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没有人不渴望成功,但我们首先要学会健康体面地活着。既然活着,就总有遗憾。学会接受现实,也学会善待自己。
回顾读研这三年,这期间,大多数和我同龄的朋友都已经在社会上磨砺吃苦,耕耘收获了,但我不仅一事无成,读书的劲头也照本科的时候差远了,意志消沉了不少,既浮躁又迷茫。或许也是我学的专业有些脱离实际吧,从前,我总觉得是读书限制了我,但如今,我觉得它促成了今天更好的我。
有一天我去修电脑,修电脑的在附近公寓楼上的超市里。我一边把电脑交给师傅,一边对他说我的电脑刚才有什么什么问题,说完边上超市收银的大爷问我你是记者吗?我听了这个问题摸不着头脑,纳闷为什么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说大爷你为什么这么问,我不是记者我就是学生。结果大爷居然说我语言表达能力真强,说话有条有理,表达流畅。虽然这话经不起推敲,但不得不承认这让我的虚荣心蒸腾了一下下。要知道从前的我非常不爱说话,可真没有这个本事,更别提跟陌生人了,我想这都是时光给我的馈赠吧。
4
我一直都承认,我是一个鲜少有拼劲,大部分时光都贪图安逸的人。大二那年暑假,我出了旅行了一圈,从海南岛到上海,见过了小岛的静谧悠闲,也领略了上海的蒸腾喧嚣。我是个念旧的人,我知道我自己要什么。我是在工业城市长大的,我没见过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我从小就在大草甸子上跑来跑去,看我爸爸在抽油机旁工作。自始至终,我对于东北的落后都很迟钝。但到了一定的年纪,总会晓得“有”与“无”之间的关系。
我的职业理想就是中小学教师,暂时没有别的想法。每当有亲戚或长辈问起我的专业或者职业规划的时候,我都会如实回答,但他们接下来往往会说当老师好,尤其是对女孩子来说真的好,工作安稳好嫁人。我从前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都不屑一顾,好像女孩除了嫁人没有别的出路了一样。真的不要随意跟别人聊你的专业,因为你会发现你自以为高贵的事情,在别人眼里,甚至在社会全体的认知上,都是与你的初衷相悖的。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对当老师这件事这么执着,执着到油盐不进。除非我真的不行,要不然决不要第二种选择。细细想来,这大概是我上高中开始有的目标吧,当时还被人笑没追求。是的,就是这个当初大家都认为很没出息的行业,现在也很难进。或许是因为我也曾经是个让老师觉得不可救药的学生,所以我知道那些孩子内心需要什么。所以总有一种渴望,想回到当年的那些时光中去,抱抱当年的自己,告诉她,你很棒,要相信自己。观看一个个生命的成长,也是一种了不起的修为。
我不算是乐天派,我是个容易纠结容易焦虑容易否定自己的人,但不知为什么,我今天再焦虑再痛苦都拦不住我总有一种哪一天会飞黄腾达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