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re du printemps»
不知道有多少人对Stravinsky的«春之祭»的理解来自Pina Bausch的这部芭蕾。反正当我第一次看到它后,它便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之前现场观看它时,都没有注意演员们发出的喘息声。虽然这段舞可能算历史上最让舞者精疲力竭的几部之一,但让观众听到喘粗气的声音明显是编舞家故意安排的。因为,这是一部令人窒息的作品,一个令人窒息的故事。让人看一万遍,窒息一万遍的作品。致郁系的杰作。有几套幅度很大的动作被要求不断重复,以表现情节中必然的绝望。
大多分析都集中在对作品所依托的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社会学解释。但它最大的价值显然是PB在舞蹈美学上所做出的空前的创举。首先体现在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所有人都知道两者应该彼此呼应,而这部作品完全超越了靠后天经验凑出的合拍,而营造出一种先天浑然一体的感受。«春之祭»中的绝望并非只属于这个故事,而代表了一切绝望。观众感受到的压抑并非来自假象自己陷入同样境遇,而是联想,甚至直觉地联系自己经历中难以言表的忧郁。它不会,也不能,激发观众去思考这个故事背后的社会问题。事实上,它什么都不能让你思考。思考在这35分钟内完全被悬置,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绝望的祭祀品。
讲多少话,都不如现场看一次。而看多少次,都无法将其溢出的情感穷尽。这便是杰作共同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