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名利为目的,到底谁信你?

着手准备share至今有三个多月了,我的创意从最初的线上众筹萌书线下寄阅交友计划,到今天热心伙伴建议的用公众号每周推出一本参与者读过的书的荐读,这过程里我经过很多思想斗争,与几个远方的陌生人几本未读过的书几个不曾了解的作者结了一点点浅缘。前段时间,我在腾讯和朋友圈发了一条负能量爆棚的说说,提出了“为什么我最好的朋友不来参与我的公益读书活动、甚至他们中一些还是爱阅读的人”这么个听着特别小心眼特别较真的问题。当晚就有两个朋友找我聊了share,给我带来很多灵感。但是宗旨大意是,如果把share当事业来做,一定要是有收益的,而且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不然谁愿意跟在你后头做这种出力却无益的事,大伙儿都很忙。我听了以后,第一反应是感谢感动,第二反应是疑惑困顿。我很感谢我这两个朋友给我提出实际的建议,但是我困顿疑惑的是,他们所说的share之所以少有参与者是因为无利可图这事究竟是不是真相。我真诚谢过他们,表示自己需要重新考虑和定义share。距离这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已经两周过去了,这两周我的大脑曾一度思考这些问题停不下来,然并卵。明天又到推本周书籍的日子了,我突然反问自己,是否还记得开始share的初衷。一年前,我因为偶然加入一个Q群,结识了一群聪明伶俐的程序员们,并且和其中几个建立了一种远程的友谊。期间我将自己的一本书寄给了从未谋面的一个群友,几个月后他读完了将我的书寄还并且赠送给我一本他读过的书。我们就这两本书交流了自己的读后感和心得。这种远程的但又不完全虚拟的线上线下社交让我觉得很美好,于是我萌生了办share的念头。不得不自嘲我的无知和自我,我总是喜欢将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分享给更多人,然而我并不去了解更多人是不是也觉得美好。不得不说,现代的大多数人都太难取悦了,他们更多人喜欢实际意义的美好,比如请吃一顿送一个礼物陪伴逛个街这类。而我却鼓吹他们花六七块钱邮费借阅一本不属于自己的书,读完还得归还给远方陌生的书主人。这也是share并没有很接地气的原因之一。细细想朋友说的话,如果share主推书籍,那豆瓣已经做的很棒了。而且现在阅读模式不再是单一的纸质传统阅读,有各种电子阅读网站,还有电子阅读器,不得不说,我在这时代推纸书就显得土鳖了。前不久我刚刚从这个朋友那知道简书的存在,发现简书的平台作用和我share的内旨差不多,思考并交流想法的平台。差别在于我局限于推传统纸质阅读引发的思考和交流。而简书比share更加广阔更加开放,同时打赏设置也解决了朋友说的无利可图以及在互联网时代下读纸书这类不接地气的问题。

想了这些杂七杂八的,也对比了这些流行的接地气的好平台,我突然就顿悟了。坦率说,我办share的确不为了财、不为了名、只是为了share。那我为什么会想这么多徒增烦恼?因为我太渴望大多数能够感受这种share的美妙了,以致于将自己压得如此狼狈。经历过希望、失望、再希望的反复心理,我决定不改初衷,坚定不移地share下去,至于是不是接地气是不是随大流,那些于我何干,至于是不是有人愿意体验,用佛家的随缘态度即可。如果你恰好看到share,你也想体验这种传统的纸书寄阅社交,我和我少数的小伙伴真诚的欢迎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62评论 9 209
  • 该忘了的, 被遗忘的, 忘记了的, 所谓种种, 一段时间内的记忆, 被岁月搁置了笔, 仿佛再也回不到过去, 无法再...
    辰七cq阅读 1,384评论 0 0
  • 一、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重逢虽然谈笑如故,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
    告别过去走向未知阅读 3,345评论 0 0
  • 第一次用swift 进行集成第三方地图的sdk,于是发现高德地图是oc 库。进入高德地图官网,下载所需的sdk文件...
    Themores阅读 10,836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