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 李静山
时光流转,又到一年端午时分;
一路回忆、一路遗忘;
半帧烟雨,寒食江陌上;
回头小小整理了一下关于自己听过,了解的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
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 ;
纪念曹娥说;
起于三代夏至节说;
恶月恶日驱避说,
古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另附一个有意思的说法:
在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多带有女性阴柔的色彩。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是出嫁女归宁的节日。
《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古人认为,双五在八卦中为“比和”之象,大吉,利出行。出嫁的女人纷纷回娘家省亲,福州部分地区还保有着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讨要夏衣的风俗,娘家就将准备好的夏衣送给回娘家的女儿。
关于端午的各种习俗:
食粽: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还记得那年的端午相争,我们终归还是保护好了自己的节日;
2005年11月25日韩国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一度引发中国国内民众的民意强烈反弹,正所谓韩国端午祭申遗一声炮响,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传承保护的压力,中国各地也加快了端午节申遗的步伐。很快,受文化部委托,有湖北省出面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相应的申报材料。其中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作为中国申遗“端午习俗”组成部分。最终2009年10月4日,中国“端午申遗”成功,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也为这次纷繁依旧的争论画上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