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这首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我们打小就不陌生,桂林山水甲天下。比桂林山水更让我魂牵梦萦的是一碗桂林米粉。像白先勇先生所说,一碗桂林米粉填满我的乡愁。
在那一碗热腾腾的米粉里,有他童年的回忆:“花桥桥头,从前有好几家米粉店,我小时候在那里吃过花桥米粉,从此一辈子也没有忘记过。吃的东西,桂林别的倒也罢了,米粉可是一绝。因为桂林水质好,榨洗出来的米粉,又细滑又柔韧,很有嚼头。桂林米粉花样多:元汤米粉、冒热米粉,还有独家的马肉米粉,各有风味,一把炸黄豆撒在热腾腾莹白的粉条上,色香味俱全……”
桂林大街小巷到处是米粉店,几步路就有一家,要说哪家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我最喜欢的是学校后门的明桂米粉,就在三里店的转角处,很小很小的一个门面,大概容纳十个人不到吧。当地人也并不总坐在里面,大家更喜欢在外面蹲着嗦粉。我和同学经常结伴去吃,真像白先勇说的,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夜宵吃,生生把人家的主食吃成了零食。当时的粉花样也不多,有卤肉粉,素粉,可以汤粉或者干拌。调料随便加,有7.8样,我一般选2两干拌卤粉,多让店家加一丢丢卤水,然后自己加香菜,辣椒(油辣椒和剁椒),蒜米,酥黄豆,酸豆角,酸笋,酸菜等等,趁着热乎劲儿一拌,齐活!嗦一口,超级满足。
桂林卤粉的吃法很讲究,四个字"加,拌,嗦,喝"。加,像我上面那样加自己喜欢的配料。在桂林当地吃米粉就是有这点好,你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还有配料自由,哪家米粉店都是这么敞亮。在外地吃或者在网上买的处处受限,总觉得不过瘾。接着你可以一边拌匀,一边闻香,香辣酸醇的复合香气迎面扑来,这个时候已经有点迫不及待要嗦粉了。嗦的时候一定要动起来,就像北方吃面条,"哧溜",不讲究优雅就讲究一个"软嫩爽滑"的口感。粉嗦完了,这个时候可以喝汤了,最后在旁边的铁皮桶里加点汤,有人也会加点卤水,原汤化原食,封个底儿。一碗米粉就算在胃里落停了。
前几年回桂林的时候,再去明桂,已经有很大变化了。店重装了,花样也多了,牛腩粉,鲜肉汤粉,酸辣粉,可以加的小食也多了。我照例点了碗卤肉粉,细细咂摸下,味道淡了很多。许是连锁太多,标准化了吧。虽不似多年前一家小店的温暖,也算慰藉了乡愁。
每一场回桂林的梦里,总是有解放桥,一碗桂林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