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阅读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使人唏嘘不已,湘西的神秘瑰丽,也令人心驰神往。早就想一睹湘西的神秘与美丽,却一直没有良机去探寻。前一阵子去贵州游玩,回湖南的路上途径凤凰时,正好天色已晚,便在凤凰歇脚,走进了沈从文先生的家乡。
夜晚进城,随着导航,走进了古城的另一条路,奈何无法停车只能折返酒店,远望古城区绚烂美丽的夜景,心中的向往又多一分。
翌日一大早,我们便到了古城入口,想着更方便于是请了一个当地导游。俗话说:“不去苗寨就等于没去过湘西。”于是我们驱车去了距县城几十公里的一个传统苗寨。“一、不能在屋内打伞;二、不能摸小孩子的头;三、不能踩主人家的门槛...”导游一边给我们说着苗族的禁忌,我们一边走进了村子里。青石砖瓦铺成的弯弯折折的小路,高矮不平的修缮过的房屋,随处可见的青苔和草木,到处都布满年月的痕迹。穿着传统服饰的老奶奶坐在屋中烤火,屋里头传来熏烤腊肉的香气;技艺精湛的银匠在细心打磨银饰;传统技艺苗绣继承人正在织绣;还有拿着篮子兜售银饰品的小女孩,姐姐姐姐的叫着让我心生怜惜。村子里的生活宁静平和,他们也没有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停止手头的工作,俨然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我们继续跟着导游走,穿梭在各个巷子里。
时间转眼就到了傍晚,是时候去欣赏古城的夜景了。古城拥有着江南水乡的温婉缱绻,也有着湘西险峰的坚韧与傲世。一山一水都富含了由古至今的哀怨情仇,一花一草都承载了千年的悲欢离合。一条沱江贯穿古城,依江而建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一幢幢的木楼客栈,一户挨一户古香古色的小商铺,仿佛都在诉说着百年来小小古城的富庶繁华,不经意的一隅,都分明沾染着沈从文那淡而忧伤的美丽。两岸灯火通明,人们熙来攘往,这一切在沱江的倒映下就仿佛一幅优美的画卷。但喧闹的酒吧街打破了这份宁静之意,劲爆的舞曲与宁静的氛围对比,不知是与时俱进还是不合时宜。
此次凤凰之行也许是太过于仓促,并没有想象中的满意,不断推进的商业化渐渐冲刷着沱江两岸的风貌,曾经的风土人情踪迹难寻。但仔细一想或许也无可厚非:被商业化或许是大多数古城镇的命运,丽江、乌镇、平遥....凤凰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再传统的古城也避免不了商业的侵蚀,古城内的人也需要维持生活,只怪我们的期待太多。这也是时代发展不得不经历的轨迹吧。
翠翠与傩送的故事仍在流传,沈从文先生的笔下的那份忧伤依旧令人心驰神往,但当初的那个古城,我们还能回得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