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那样看《愚公移山》吗?

 还记得当初我们学的愚公移山吗?年迈九十的愚公,为把家门前的山移走,铲平道路,带着儿子孙子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一来一回就是一年。有个河曲智叟嘲笑他年老体弱,无力移山,愚公便回答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句经典的话。

我对他,可谓佩服的五体投地,励志要学习愚公的坚持不懈。不单我,就连神仙也被他感动了,派人把那两座山背走了。

对,以上就是我曾经学习的寓言故事,以及它的中心思想。如今,我思想更为成熟,世面也见了一些,突然发现这寓言故事中很多方面是不可取,甚至错误的。

比如:

1. 愚公面山而居,发现山挡道,想的是移山,而不是搬家。山难移,把家重新部到山前,背靠山不是很好?

2.  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明显是坑子孙啊?他自己要移山,为什么要他之后的子孙也移山,即使作为长辈,也不能替后辈决定人生啊。更何况,他又如何知道几辈过后,子孙没断呢?

3.  愚公做事不认真规划,完全是个倔老头,说移山就移山,知道用人挑一担土石来回要一年,速度又慢,也不想想别的方式。比如用牛马,比如移到别处近一点的地方;或者更好的方式。

下面是愚公移山的原文供参考: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教时) 师:上一课(注:指正式上课前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同学们自读了《愚公移山》,我检查了一下,...
    大兵_e878阅读 1,998评论 1 7
  • 大家好,我是日记星球272号星宝宝。我正在参加写作训练,我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这是我的第62篇日记。 ...
    艺坊园阅读 254评论 1 5
  • 钱丢丢《每天听本书》D11——《象与骑象人》乔纳森·海特2017.6.26 今天听的《象与骑象人》是一本积极心理学...
    领读者钱丢丢阅读 483评论 3 5
  • 人们说,“想发财,就得会钱生钱”。 作为一个做梦都想发财的人,从听到这句话开始,就琢磨怎么样“钱生钱”。可惜没那个...
    eb116c5392b0阅读 55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