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到底学会了什么

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看到了一些人,触动了我的某个神经,让我思考,十年寒窗苦,到底学会了什么?

读书的时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的是成绩好,打怪升级可以上一个台阶。从幼儿园开始,就开启了学习模式,学拼音、学算术、学口算、学珠算......德智体美劳从起跑线开始。一年的幼儿园+六年的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二年研究生+......已经不止是十年寒窗了,读书、看报、数理化公式,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都是选修课。

无论我们读多少书,最终我们仍然要面对经济独立,要工作,要生活,要入世,要出世。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我们有些迷茫,突然没有上课、下课,没有作业、考试,甚至很多人都没有了老师,曾经20年的模式突然改变了,20年的时间培养的思维习惯,突然都变了,再需要20年改变?

看到了什么让我困惑?记忆力好,会考试,会回答面试问题,做事的时候就晕了。为什么呢?我分析了一下,工作的时候没有题目了,没有答题方向了,没有标准了,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每次有人问我,那怎么做才是对的呢?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开始的时候,我很失落,觉得自己没做好规范,后来慢慢发现,这种规范是一种自我判断能力,真的没办法给每一个步骤定义什么是对的。

以设计一个产品举例,自从有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每个人都摩拳擦掌了,改变世界,改变习惯成了理想,激情澎湃的看着市场寻找体现自我价值的地方。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体验。按钮在左侧好还是右侧好?蓝色好还是红色好?然后要分析是什么功能的按钮,那怎么分析又是对的呢?或许说把所有的功能按钮都列出来,这是有穷化的,可列举的。然后面对的就是左侧到底左几个像素,不同的分辨率不同的像素值。为了让你设计一个按钮的位置,公司的角度需要定义无数个规范,成本就这么无形的提高了,如果是一个小公司,根本没可能持续,如果是一个大公司,就被培训成了标准的螺丝钉。

写到这里,也能理解了,为什么学校要把学习好的同学推荐到大公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839评论 25 709
  • 今天周日应闺蜜之邀,参加贾平凹大讲堂,偌大的荞麦园美术馆座无虚席,可贾老师并没亲临现场。主持人陈爱美姐姐说贾老师痔...
    丝美天下阅读 2,944评论 0 0
  • Kettle的开发和运行都是Java环境的,平时的启动也是依靠jvm,但由于本人不怎么会java,写java脚本也...
    Async_1338阅读 7,840评论 0 0
  • Slogan是写给谁看的?更大的价值是让消费者发朋友圈时转述的,是用于推荐的。 好的Slogan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遗忘过去的人阅读 1,8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