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节与值日相遇

当教师节与值日相遇

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按照官方说法,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41个教师节,也是我人生中走过的第16个教师节。和往常一样,我依旧在这所乡镇寄宿制初中任教,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学生手作的贺卡,也没有来自教育部门的表彰。陪伴我的,是一张值日表,和在食堂陪餐时那一遍遍熟悉的刷脸声。


午休时翻看朋友圈,仿佛步入另一个世界——有人被评为全国最美教师,还收到了习总书记的回信,新华社和央视争相报道;有人加入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宣讲团,声音传遍大江南北;有人以专访的形式登上《中国教师报》,墨香中见证荣光;有人入选南怀瑾乡村教师计划,坚守被更多人看见;也有人受到当地教育局和学校的表彰与慰问,美篇见证历史;还有人参与当地省份教师节MV的录制,虽然只出镜了几秒钟,却也是我羡慕不来的几帧回忆;有人通过选调进入城区,用文字回望来路,忆苦思甜,感慨万千;也有人转身离开讲台,在别的行政岗位上开启新篇章。与他们相比,我的日子仿佛过于平淡,甚至有些逊色。

正当我心情低落之际,打开电脑中的文件夹注意梳理,方才恍然大悟,我的“Time Zone”绽放在暑假期间——

是连续申报三次才入选的新教育实验第三届明师班项目;

是期盼了三年才成行的青梅教师北京研学计划;

是连续两年担任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初筛和初评的评委;

是在母校邯郸学院诞辰120周年之际,用心写就并且刊登在官网上的感恩文章;

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组织上给了我做事的“名分”;

横向对比看差距,纵向对比看成长。

忽然明白:平淡,本就是人生最深厚的底色。曾经的拼搏与付出,让我的人生轨迹泛起涟漪,见证过昂扬与奋进,也消耗了不少心力。而如今这段蛰伏时光,或许正是为了更好的出发积蓄力量。

世间讲台不止一方,光芒也不只有一种模样。在看不见的角落,仍有无数像我这样的教师,以值日、陪餐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守护着教育的另一种温度。

不必站在聚光灯下,却始终如一的坚守。

日子普通,却未辜负;岗位平凡,却意义非常。教师节的意义,或许不只是为了庆祝那些闪耀的时刻,更是为了肯定每一天静默的耕耘与坚持。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的轨道上从容前行,在平凡中看见价值,在耕耘中遇见光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