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老板问我,现在什么行业好做,未来什么行业是风口?
我说,没有任何行业是好做的。
风口并不是一个行业,风口是催动百业变革发展的。
去年有位养猪的老板,因为遭遇非洲猪瘟,几千头猪死了,只剩下200多头,问我他要不要改行。
今年有位做服装的老板,觉得服装生意太难做了,想抓风口去做数字金融。
你看,人的思维就是这么奇怪。
互联网崛起的时候,是用互联网的模式把原有的生意模型重新定义了一遍;现在直播、短视频还有正在飞速发展的AI,也是这个逻辑,是把原本有的生意模型重新定义一遍。
所以,你不是需要去创造一个行业或者去盲目跟风新的行业,该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新技术、新生产力把自己原来的生意模型重新定义,在原本就有的行业中开辟出新的路径。
现在短视频和直播很火,但不过也就几个板块,娱乐的、教知识的、带货的、服务的,而这些生意原来没有吗?只不过原来的生意模式被更高效的模式所替代了而已。
老板们啊,不要一遇到困难挫折就想换行,你从事了那么多年的行业都没搞明白,你凭什么以为去跨入一个新的行业,你就能取得成功?
你去追随变化,你永远也追不上,因为世界无时无刻不变。
你要抓住的,是变化背后那些不变的规则。
任何行业,永远是内行人赚外行人的钱,但是你要真正去成为内行,并不是你在一个行业呆的时间长,你就是内行。
范蠡《致富奇书》的第二十五篇叫“懂行”,你不懂行,想赚到钱那是痴人说梦。
计然曰:“不识莫买,在行莫去。”
不了解、不清楚商品的真实情况和价值,就不要购买;自己熟悉的行业,有一定的优势和经验积累,就不要轻易离开。
范蠡按语:“平昔生意,惯熟货物,虽然利微,亦或遇而不遇,切不可轻易丢弃,改换生理。暴入别行,而货物真假未必全识,价值低昂难以逆料,以致倾覆财本。然作客贩货官,固守本行为是。”
平时做习惯的生意,熟悉了的商品,即便利润微薄,无论有机遇没机遇,绝不能轻易放弃,去更换营生。
突然进入别的行业,对于商品的真假不一定能完全识别,其价值高低也难以预料,很容易导致本钱被吞噬殆尽。
也就是说,作为老板,坚守本行才是正确的做法。
范蠡这条按语简直是无价之宝,我是用几千万才买到了这条教训。
2015年,我从珠宝行业转行进入房地产和水利工程领域,亏光三千多万本金,还倒欠了一千多万(连本带利),一下子变成了千万负翁。
2020年我偿还了千万负债之后,复盘过去,发现,只要我能利用好公众号、短视频和直播,凭我在翡翠行业的资源、人脉、专业技能,很容易做成细分头部。
其实我能爬出坑,也是后来我马上转到电力能源领域上,毕竟在南网工作了12年,技术和人脉我都有,才有施展空手套白狼的空间。
“不熟不做”是老板们必须要遵守的铁律。
已经过世的投资教父芒格说:“承认无知是智慧的开始。待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这是非常重要的。”
巴菲特也说:“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 5 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任何一个领域,你潜心去研究,都会发现深不可测。
但你在原有的行业中陷入瓶颈的时候,本质原因是你原有行业落后的分配方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你要做的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而不是天真的以为去找到一个崭新的机会让你脱胎换骨。
向外求,你什么也求不到。
向内求,你本自具足。
科技的发展,会颠覆一个行业,但这种颠覆是重新定义和改写,其背后的本质需求是不变的。
汽车取代马车,但并不是取代了人们出行的需求;
直播取代传统电商,并不是取代了人们购物的需求;
手机取代书信,也并不是取代人们联系、沟通的需求。
本质上,是更快捷、方便、高效的模式取代了缓慢、繁琐、低效的模式。
而换行,非但改变不了这种本质,反而会让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新的行业中积累知识、技能、人脉、渠道。
所以古话才说:“转行不聚财,改行穷三年”。
当然有一种人是可以随便换行的,就是通大道的人。
然而,纵观整个人类商业史,得道之人能有几人呢?
你可以朝这个方向修,但切莫以为自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