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感慨于书中描写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巨大变化。那时,脑袋灵活、对政策敏感而又敢折腾的人淘到了第一桶金,而政策的变动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真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
作者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甚至以外国人的角度来阐述整个中国的商业史,让人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体会这三十年的巨大变化。当时的中国就像一艘要远航的大船,没有人知道将驶向何方,但每个人影响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整艘船的方向、航速等。
这是一部当代中国商业史,从国家高层,到省、市、县、乡、村各个层面在这三十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80后的我,从出生、成长、上学等一系列的人生经历都是在这期间进行的。而我也只能体会到乡、村层面的变化。
我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家里真是穷啊!村里人除了种庄稼,根本没有别的收入,人多地少,粮食普遍不够吃,特别是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户户只能吃玉米饼子,又硬又涩。只能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天白面馍馍。看看现在,村里虽然比不上城市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但也比以前过年好不少。
这三十年中国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甚至比以前几千年的变化都要大。作为这个时代的见证人,不敢说自己有能力跟上时代的变化,只希望自己加强学习,不掉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