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生于利             ——由《烛之武退秦师》想到的

        叹烛君之才学不浅、深明大义,志士也;讶烛君之知难而上、义无反顾,勇士也;赏烛君之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辨士也。

这等赞赏之句怕也在几千年间,将烛君粉饰一遍又一遍吧?而我生得一些叛逆,便从头开始,以我这低劣的眼光去审视一下这位烛老先生吧。

有想过由此开始,展开对于《左传》的一番探讨,然一直未得时间去钻研古籍,恐生得的只是断章取义的狗屁不通,但是,通过这番说辞,倒也可知这烛君既然是左先生所作,则必带上了左君之个人情感,虽众皆以为正直,还是辩证的去看吧?

首当其冲,是这个小故事的开端。秦晋围了郑,理由是郑国以前没给晋老爷子面子,老晋又发现老郑在外面和小楚好上了,然后“因爱成恨”,带上好基友老秦,跟老郑抬杠,顺便就把这郑国给吃了,反正几个娃娃各有各的小算盘,就这么吼着要出来干一架。老郑一想,我还小,欺负我算什么啊,然后就有小弟说有个太公,跟秦君摆会儿龙门阵,秦军必退。说老实话,这小弟遭左先生整得有点傻,“必退”,要是没退,就是欺君之罪,所以一开始这位神人就犟死也要把烛老爷子拖入这个圈子,于是凑成一桌。但小烛一出场就妖不到台,说是年轻时候,我在那里等你,你一眼都不看我,我表示不爽,喊我退秦师,我拒绝!也就是老郑确实遭不住了,就告诉他,以前我没有遇见你,是缘浅,没有任用你,怪我咯,不过,呵呵,要是我老郑家倒台,你娃娃也不会好到哪去,去不去嘛,安?小烛心想横竖要么被郑家干掉,要么被老秦家和老晋家干掉,郑家这儿成了,还能安享晚年,要是秦晋成了,恐怕要出事,于是告诉老郑,我切嘛。

这是开端,也是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烛君在一开始就受人举荐,那么一国之君对于爱臣要推举之人必然知晓一二,如果不然,要么是老郑个人有问题,要么呀,就是那个小烛太没有魅力。作为一个有志之士,不努力受主公重用,只知叹这怀才不遇,我以为,怀才而不遇者,非才也。所以小烛这一开始就是抱怨,证明还是差了一点档次的,当然也是可以想象他是那种高尚的人,不满官府之腐败,然倘若真的不满,那就应该去改变。他的举荐人不就是一个可以改变或者影响主公之辈吗?

然而,在老郑的一番劝说与恳求下,他最终还是答应了,但是可以注意一点,已知这小烛是个辩士,而且对老郑很是不爽,但是他没有打断老郑,按理他是有这个胆量的,但是还是听老郑说完,至此,却只一句——“许之”。那么为什么会如此,恐多半是因为自己的私利吧?!

也正由于这私利与老郑家的利益绑在了一条船上,为了使这条小船不被秦晋之浪潮打翻,所以小烛尽力掩藏这条船,所以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然而故事结局是合乎情理的,并不用感叹烛君之神功,一个拼命要活下去的人是很恐怖的,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所谓爱国护国或许也是含着有国才有家之思吧?

总而言之,老秦家,老晋家,老郑家,还有小烛,都是以自身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至于什么秦晋之好,倒也无所谓,这势必会如前人所说,秦公今天跟老郑好上了,那么明天,就会喜迎新欢,一抛旧爱不顾。

实乃世事祸弊,皆生于利也!


                                                                                                                             何共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小乙采尘阅读 7,330评论 5 16
  • 《古文观止》第十七篇 今日所发 实为昨夜所书 今日再观 仍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于小楷 尽皆自行摸索 讹误之处颇多 ...
    张耘菩阅读 3,780评论 17 46
  •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鸾英阅读 5,586评论 0 1
  • 按颜值分,有点小漂亮的女生往往下场是最悲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绝对高颜值的美女是可以靠脸吃饭的,颜值即正义这...
    西单一枝花阅读 6,020评论 0 0
  • 没头脑的想法,正在前行着。 你跟着我怕吗?真是可怜的。 我再见到你时,你可能走了。 理智已经无法清醒了,把我摔个稀...
    彭大官人阅读 1,29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