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天,每个清晨经过5号线地铁BY站,从A口走到公司大厦转门必须穿过一条狭长飘香的早点摊道。紧邻地铁口的是架在三轮车上的烤炉,圆形铁板上围了一圈裂开了皮的红薯,橙红色的薯心在皱巴巴的紫红灰皮下透着一股甜蜜诱惑。选好一个找零装袋拎着热呼呼的小点,汇入从地铁口涌出的人流,缓缓前行。
左边第一个摊是蒸玉米的,乳糯黄嫩的玉米棒子堆放在锅隔上面,白色蒸汽窜得挺高,直达旁边最矮的树桠。右边第一个摊是杂粮煎饼,稀面油饹香葱拌料在小贩手里娴熟翻转。往前是河南胡辣汤、西安羊肉泡馍,再往前挨着公交车站,鸡蛋灌饼、烤肉肠、紫米小米粥、甜淡豆浆......各式小摊两遛排开。很多从公交车、地铁站挤出来的上班族们就在这不足50米的小道上接踵摩肩,寻觅开启一天味蕾的食物。
以上是秋末冬初里一段平常日子的情景,今天完全不是这样。路经地铁口,50米的灰白小道异常空旷冷清,只剩下红薯摊孤零零地杵在原地,其它小摊仿佛一夜之间消失地无影无踪。甚至怀疑自己变身千寻穿越到了只在夜晚出没的小镇。问烤红薯的大婶怎么回事,她一脸无奈,城管不让摆啦。
零下1°C,想吃烤红薯。你们不摆摊我们去哪里买呢?
所以赵大格请你别再唱了,因为人民广场根本买不到炸鸡,更别说烤红薯了。
(本文2016年12月1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地球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