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WEB信息架构 :构建大型网站》读书笔记。
书本内容有点晦涩,但对系统性理解信息架构很有帮助,我尽量找了一些流行的应用作为案例,整个系列分为6篇:
1. 概述
描述信息架构的定义,组成,要完成的目标,背后的用户需求及信息架构的具体成果。
2. 组织系统
信息架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平常提到信息架构,也大多是指组织系统,这里介绍了信息架构的常见模式与常用分类方法。
3. 标签系统
如果说组织就是分类,标签就是给分类命名,这里介绍了一些命名的主要方法来源。
4. 导航系统
信息的组织方式基本决定了导航的方式,这里更多的是介绍了一些辅助导航方式。
5. 搜索系统
如何让用户搜索到信息,事情可能有比你想象的多。
6.元数据、受控词表与叙词表
这几个一听就是专有名词,主要是为了改进搜索,是属于界面以下看不见的背后工作。不是有大量内容的站点可能用不上。
7. 信息架构构建流程与方法论
看完这个就会搭建信息架构了吗?并不能。这里只是有一些流程方法建议。
1. 定义
如何表示信息,使用用户语言描述分类目录、选项及链接。
通俗的讲就是如何给界面元素命名,这里的重点是使用用户语言,避免“语义歧义或不解”。用户是看不懂“专业术语”(行业应用除外)的,可以通过“用户测试”来检验用户对于分类和功能“名称表述”的理解能力。
大家常见的标签包括文字标签和图标标签。
普遍使用的是文字标签,图标标签更多是为了美观,除了少量普遍使用的,很难保证用户可以正确理解, 很少单独使用。
2. 设计标签系统的一些原则
尽量窄化范围:
把目标锁定在更加明确的用户上,减少某个标签可能的意义范围。
用户、内容,情境比较复杂时,分成模块并予以简化,标签设计也将更简单,更有效率。设计统一的标签系统,而不是分散的标签:
一致性代表可预测性,用户更容易学习更容易理解。
统一的概念包括:
风格一致:活泼的还是严肃的
版面样式一致:字体、字号、颜色、空白、分组方式的一致,视觉上强化标签群组的系统性本质
语法一致:名词"餐厨",动词“做饭”等同一层级不要混用
粒度一致:一组标签同时含有不同粒度,会感到困惑,例如“衬衫”,“男装”,“打底裤”等等。
理解性:标签所指示的系统范围应该能够让人充分理解,有助于用户快速扫描,推论出应用所提供的内容。
用户可能被标签系统中的大间隙绊倒。例如,如果服装网店列出了“裤子”,“领带”,“鞋子”,会让人疑惑不卖衬衫吗,还是搞措了?目标用户一致:使用主要用户的语言,如果每种用户使用不同的术语,则需要开发不同的标签系统。“淋巴瘤”和“肚子痛”混在一起,会让用户感到不解。
3. 创建新的标签系统
想要从头创建新的标签系统时,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网站或应用的用户:
内容分析:为代表性的内容速配一些关键词,软件或人工进行
内容作者:向内容产生者索要标签建议
用户代言人及主题专家:由了解用户需求的人给出标签建议
-
直接来自用户:
- 卡片分类
有两种卡片分类方法: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卡片分类是将现有内容按主题分类,再给分类命名。封闭式卡片分类是根据现有类别区分主题,再将内容排列到各个类别,这种方法在开始之前,需与用户确认类别定义,与自己的定义相比较,看是否有偏差。
两种做法都是找出标签的有用方式,不过比较适用于小群标签,比如导航。
- 卡片分类
- 自由列表
由用户头脑风暴产生一些瞬间词汇,有高频词汇确定标签。比如大部分人习惯用“手机”而不是移动电话。
- 间接来自用户:
搜索日志分析:分析搜索查询字符串。每个查询字符串都告诉我们多数用户搜索什么,以及他们如何标识自己的信息需求。
标签分析:从采用通俗标签法(由最终用户提供标签)的站点或应用获取标签自由列表。
通过以上方法获得原始标签之后,最后就是列清单,排序,检查,做决定之前可能需要不断调整和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