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简友文章,说读了很多书,发现什么也记不住,也没有什么用。于是有简友告知,书要一本一本地读,读完之后要输出;还有人说听樊登读书,这对于那些上班族,急需大量输入的人是不错地选择。
而笔者认为,读书分为“有用”与“无用”之分,有用的书当然是指专业的书籍,对工作有帮助,能提高专业素养与能力,当然读完之后输出很重要,可以立竿见影,属于专业发展的选择。
有时候,我们当然也选择“无用”的书,对专业可能帮助不大,但可以提升人文素养。读这类书想马上做到从“输入”到“输出”,恐怕很难。因为这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浸润,才能“以文化人”,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五柳先生传》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在于此时个性化的体验,实在是与功利无关。“开卷有益”出自宋太宗的读书故事,他喜欢读书,是因为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 可见古人读书以“乐趣”为先,并不强调输入与输出,只是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放下包袱,因爱而读,潜移默化中,你会变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