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近日,中央对多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对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给我们基层社区也同时敲响了警钟。以上问题反映出有的地方纪律规矩意识不强,在党中央三令五申要习惯过紧日子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下,对上马非必要非急需的建设装修项目仍把关不严,甚至主动为之;有的制度规定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对超标准建设装修之风向基层蔓延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有的对通报的典型问题没有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抓教育引导、整改整治责任落实不到位,日常监管不及时,同类问题被反复通报、重复整改对于以上几种问题我们基层社区要引以为戒避免日常工作中所犯此类错误。
下一步我们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督促社区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把居民们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办好办实,提升社区居民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让居民们更多得感受到安全感、幸福感。坚决杜绝面上工作;持续筑牢过紧日子思想,弘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严肃财经纪律,坚持勤俭办事情,把宝贵资金用在紧要处和工作急需上,坚决刹住超标准建设之风向基层蔓延;坚持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分类稳慎推进问题整改整治,做好现有资源盘活利用。对通报的典型问题,我们基层社区要认真吸取教训,切实担负起抓好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强化上下联动、条块协同,不能搞表面化、纸面化的形式主义整改;要坚持系统观念开展检视整改,从管理源头和制度层面解决问题,确保整改到位,防止反弹回潮。同时防止“一刀切”“扩大化”,避免滋生新的形式主义,造成新的浪费。
时刻提醒我们基层社区在每项花销上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防止浪费和腐败情况发生。钱必须用在“刀刃”上。我们基层社区要带头过紧日子,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支持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在各项支出上精打细算,减少、压缩不必要的开支,让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民生效益。节用裕民,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上来,善用各类公共资源为群众谋福利,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把政绩更多地体现到为民造福上来。公权为民,社区基层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过度建设、讲排场、好攀比,一定程度上源于没有正确的政绩观。群众称道的政绩,不是不顾实际、标榜炫耀,而是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去。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摒弃私心杂念,克服急功近利,我们基层社区今后多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