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为人熟知的预言是这么说的:你怎样度过一天,就将怎样度过一生。
也就是说,你的未来将会有何作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它取决于你现在的每一天所种下的一粒粒“种子”。
近来,受到一些事情的触动,我深感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的重要性。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身在帝都,如果停止学习就意味着要落后、要被淘汰。因此,保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升级认知系统,提升核心竞争力,让自己不断增值成为一个长期而明确的目标。
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和兴趣,我选择了在升级认知系统、学习商业金融知识这两个方向努力。这半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收获颇丰。
在升级认知系统方面,我在得到APP订阅了李笑来和万维刚的专栏,每天认真阅读最新文章。
李笑来是著名天使投资人、比特币首富,他的专栏叫《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回想起最初订阅时,其实我的动机带有一些功利性。这也情有可原,谁不想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向成功者学习应该是最靠谱的。
但是,李笑来并没有传授如何赚钱、理财之类的技术层面的知识技能,而是从一个个与财富有关的概念讲起,力求说深说透,纠正读者头脑中的偏差和错误,培养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资源,安全感是人生最重的枷锁,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好方法是打造多维度竞争力,我们应该活在未来,最重要的能力是元认知能力……这些理念我都是从李笑来的专栏读到,并逐步理解和接受的。
我渐渐明白,这个专栏希望帮助读者实现观念的升级,深入到读者的思维和意识层面,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督促大家主动践行,从而找到实现财富自由的路径。说到底,想要实现财富自由,最终凭借的还是我们自身的努力。
万维刚的专栏叫《精英日课》,他本人是物理学家,也是知名科学作家,现居美国。他这个专栏的主题号称“帮你和全球精英大脑同步”。他每天阅读一本有价值或有特色的英文书籍或研究报告,站在理工科学者的视角,用通俗简短的中文写出来,力求解读英文世界的好书好文好思想。
可以说,这个专栏打开了一扇通往英文世界的窗口,英语不好的人也能先人一步学习到西方世界的最新思想和科研成果。有些刚出版暂无中译本的书籍,万维刚都抢在第一时间介绍给国内读者,比如10月初一连7天,他专门推介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未来简史》。又如,11月初连载文章推介蒂姆·哈福德的新书《混乱》。
这个专栏也曾介绍过一些颠覆常识的理论,且每一篇都有理有据、逻辑严谨、自圆其说,不失为拓宽思路、大开脑洞的一种方式。比如:《反脆弱式学习养生法》《中年的大脑更厉害》《科学家对诗人有失恭敬》《别指望强人领导》《新巨富的新文化》《“好人”为什么没去竞选总统?》等等。
虽然说认知系统的升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改变和成长发生在每一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我相信坚持学习不会有错。
学习商业金融知识方面,我订阅了刘润专栏《5分钟商学院》。刘润是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环球旅行家、畅销书作家,号称“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之一。本文标题就是借用刘润的话。
商业、金融领域一直是我知识系统里的弱项,因为我之前认为这些知识与我的专业和工作领域没有太多关联。现在看来,正是这个观念使自己错失了很多头脑升级、甚至是赚钱的机会。
正如刘润在专刊开篇所言,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被卷入了一个“一切皆可经营”、“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的时代。只不过工商局注册的那些公司都是“有限责任”,而你自己这家公司是“无限责任”。
你需要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和信用来为它担保。你必须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构建自己的协作关系、塑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呵护自己的名声、把注意力投放到产出更高的地方。
因此,人人都需要商学院的知识,人人都应该是自己的CEO。
看完开栏辞,我毫不犹豫地订阅了专栏,几个月下来,果真性价比超高。
万能的互联网助我每天花5毛钱,就能听到中国顶尖的商业咨询顾问讲课。为了深化理解和记忆,我边看边记了2万多字的学习笔记。目前已经学过的内容包括消费心理学、商业世界的五大基础逻辑、互联网五大基本定律、行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法律、市场营销等9方面理论知识。
这些高居殿堂之上的经济学理论,被刘润老师讲解得深入浅出、清晰透彻,帮助我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商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引导我理解一个个案例背后的商业逻辑、商业模式、商业套路。每天的学习过程,让我有重回大学课堂之感。差异是,老师非常牛叉,并且只在手机APP里讲课,没有强制性的考试来检验学习效果,一切都靠自觉、自愿、自律。
此外,我还花钱购买了AFP金融理财师的网络课程和书籍,希望系统学习金融计算方法、金融法律、风险管理、保险规划、投资规划、税务筹划等一系列的理财基础知识,力争打牢基础,构建该领域中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曾在节目中说:“未来,人们因为对时间的使用方式不同而分层。越是社会上层,时间越不够用。”
当时听过之后有种深深的危机感,但是与其任由恐惧感在内心蔓延、任由懒惰将自己俘虏,不如行动起来,用业余时间去提升和充电,这才是强者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