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蒋介石是一个国民党的重要首席,但是他却被很多人议论纷纷,国民党说他是中国的救星,共产党却说他是一个败类,还经常骂他是蒋光头。那么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887年,一个名叫蒋瑞元的男孩子出生了。他这个人非常的贪玩,4岁以著探喉,5岁缸中捞冰,6岁溪中野游,并且异常的厌学,放学就等于一次大赦,并且每次都会严厉处理。9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只剩下他和他的妈妈,并且还有族中争夺遗产,这个时候乡间的贪官也很多,世态炎凉。1903年他每次科举都名落孙山,并且1905年的时候科举还废除了,这就证明他再也没有机会去当官了(也许吧),所以他的母亲就想让他早早的去经商。但是他却不想去,他觉得这种情况是时代的病,是对于社会的压迫,所以他决定去东渡日本去学习军事,并且剪去了自己的长辫子,改名为蒋志清,也就是志在取清。
但是他在那里也遇到了种种困难,比如说他没有清朝陆军部的推荐,所以他念不成军校。值得庆幸的是,在1907年的时候,陆军招生只我们的蒋志清考取了。又因为学过日语,所以又去日本留学,并且在1908年的时候就加入了孙中山同盟,1911年就武昌起义了。这个时候的蒋介石肯定是想回去的,因为他的名字就代表了她想现身革命,所以他回去了。1913年的时候,宋教仁死了,革命党乱了,他也差点被俘。在1916年的时候,他的大哥意外死亡,他应该何去何从呢?
这个时候他就想到了孙中山,因为他们俩有过一面之缘,并且当时孙中山也非常的大牌,所以他就选择去找孙中山。而孙中山也觉得他比较的有才华,于是他同意了他在身边。他这个时候也改名为蒋介石,因为介坚于石。
孙中山在广东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蒋介石是浙江人。他需要受着广东人的严重排外现象。而1920年的浙江突发变成了一个发财乐园。这个时候他应该是坚决的选择革命,还是直接奔去利益呢?他肯定是要坚定自己的意志的,但是都这样了他还坚定什么呢?所以这个时期是他最迷茫,一共往返两个地方14次。他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于是1921年的时候他开始了自己极度简朴的生活,每天只喝白开水,吃宁波菜,并且早睡早起,可谓非常苦修。就是因为这样,她有了非凡的战斗力。但是没有过多久,孙中山去世,他再一次痛失自己的老大。他又该遭遇什么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个时候的中华民国,又该让谁去当领袖呢?群龙无首。所以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做共同领袖,以党权制约军权,也就是文主武从。在1925年的时候,国民党在广州成立政府,并且推举汪精卫,蒋介石仅仅只是一个军事委员会员。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共产党崛起,汪精卫因为蒋介石的中山舰事件而出走法国,他变成了新的领袖。
这个时候他面临的全新问题就是广东人的权力排挤内斗,越陷越深,他就开始用北伐来消除掉这一些的矛盾。但换之却是很多的麻烦,冲突越来越激烈。他应该怎么办呢?他做了一个决定:下令清共,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人。而这个时候国共的内战就开始了。
因为清共,他们声望大增,蒋介石对党外强硬,党内妥协,并且还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汪精卫。但是这样的状况能否越来越顺利?引来的众多麻烦还是需要紧迫的解决的,比如众多元老的再次纷争。这个时候蒋不得不复职,汪精卫也被迫又出走。
蒋介石开始了他的第2次北伐,统一了中国。这也是他的人生中最高峰的一段时期。可是后来他却做了一些傻事,比如说裁军。这个行为导致中原大乱。并且还有日本的趁虚而入,导致了918事变。现在的中华民国可谓是内忧外患。他立刻选择去安外去和日本和谈,为的是给自己几年发展的时间,到时候他们就和日本有能力抗衡了,就可以一血国耻。
但是日本很快就做出了让蒋介石无法忍受,丧权辱国的事情。于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时候,日本就和中国开战了。
1937年淞沪会战,太原会战,12月南京失守,并有了南京大屠杀,1938年,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国民党迁都重庆,中国每年伤100万人,日本每年伤25万人,几年的抗日战争下来,日本人人手中与不够了,于是进入相持阶段。而后面,日本逐渐终于支撑不住了,并且中国也有了英国和美国的加持。于是在1945年的时候,日本投降,中国胜利,伤亡了3500余万人。
中国取得胜利之后,面临的问题是南北分裂和国共纷争,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非常讨厌战争,所以他们只能合作,但是要合作的话良性战争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他们签订了一个协议,坚决避免内战,但是他们双方都在为内战做的准备,所以国民党开始扩大自己的地盘,并且寸土不让。正如毛泽东说的,存人失地人地结存从第四任任地级市,所以几年的北伐下来,他的军寥寥无几。最终400,000国军全部投降,国军一惨败告终1949年共产党胜利,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75年,89岁的蒋介石突发心脏病,于是逝世了。
反观蒋介石的一生,真的是坎坷又崎岖。一开始经过一番巧合走上了人生巅峰,但是后来因为自己的各种原因而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于是把自己引向了一个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