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我发现了一个真相。
分享一个早上发生的事情:
对于孩子起床问题,以前的我会不停地催促,但效果甚微,甚至是很应验了那句开车话:“越催越慢,再催熄火。”
现在的我会选择告知孩子我自己的状态,比如“妈妈去洗漱啦”“妈妈开始擦脸啦”“妈妈开始梳头啦”,来暗示孩子时间。
其实孩子长大了,他都懂的,每次也会回应我“好的”“我知道啦”“我也去洗漱了”这样基本两人还能同步,吃好早饭一起出门。
今早起床孩子又有些磨叽,虽然按时起床了,不过穿衣又变成龟速,我都梳好头了(平常这个时候他应该全部整理好,准备下楼吃早饭了),我过去孩子房间一看,他还在磨叽地穿衣服,一下子情绪就上来了。
“今天咋回事呀,看来今天是要迟到了。”
“老妈,你咋啦,生气啦?”
“你说呢?妈妈都梳好头了,你还在穿衣服。咱这个速度能不能提升点。”
“我好了,我好了,我现在去洗漱。”孩子察觉到我的情绪了,赶紧去洗漱。
我留在孩子房间,整理他的床,把床上的毛绒玩具塞进柜子里面,嘴里还在碎碎念。“搞什么搞,天天这样磨叽,还要不要上学了,一点时间观念也没有”,还故意把柜子门猛地“砰”一关。
有时候情绪上来了,还真很难控制,所幸还知道有些话不能当着孩子面讲,也只能自己找情绪的出口。
看到孩子下楼去吃饭了,我也回到我的房间,接下来才是故事的开始。
孩子爸爸这会还躺在床上刷手机,应该是看到我一脸不高兴了。
“他还没起床么?”
“还没起床?现在都几点钟了,校门都要关了。你是真不知道你儿子几点钟上学么?”
真是一口老血快要喷出来了,我站在原地,看着床上的那堆肉。
“对我发什么火?下次让他自己去学校。”
孩子爸爸回了我这句,顺势逃离现场去洗手间了,留下我还在原地凌乱。
瞬间我发现了一个真相:柜子门是摔给孩子爸爸听的,碎碎念也是说给他听的,情绪其实都是给他看的,火也是冲着他发的。
为啥每天早上都是我叫儿子起床,他老人家却可以躺床上刷手机;为啥每次都是我大吼大叫,他老人家就像没事人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孩子爸爸起一大早去上班,不在家的时候,我对待同样状况的孩子会耐心很多,自己情绪也会稳定很好。发在孩子身上的情绪其实都是发在爸爸身上的,这其实就是情绪转移。
当自己无力控制局面的时候,旁边的闲人宁愿刷手机玩游戏也不愿意来帮忙的时候,就恨不能那个闲人不存在。
在那儿不“吱”一声,还不如不在。眼不见,心不烦。
孩子爸爸啥都好,就是在孩子的教育教养问题上,感觉就是和自己毫无关系。
哎,是否有同款爸爸?
能量再一次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