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
1930年代,离婚这个现代感的词出现在老舍的书名里。如今,这本书掩映在各种官方代表作之后,普通人即使瞥见了书名,和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一比也觉得不太接地气,好像不可能是老舍写的一样。
偶然在微信读书里发现了这本书,本来打算随便听听的。听到七八章,还觉得是平平淡淡的走向。第九第十章悬念开始冒头,就忍不了慢慢听,直接开始看书。
看完之后却好像比以前听四世同堂感觉还要深刻。没想到90多年前的一本书,主角的心理活动竟然和自己如此贴切。
大概自己年轻时就是老李这样,有时瞧不起别人有时瞧不起自己。乍看张大哥热衷人际关系很庸碌,细品人家过得有滋有味又有点羡慕!被冒犯时生气不知如何还击,又阿q般自己化解。更不了解为什么没人去冒犯张大哥这样的人。想了很多抱负,又没有一件完成的甚至开始的。
感觉这本书完全穿透了自己。微信读书app的留言也纷纷感叹,好像这些人、事、话,都是身边能看到的影子。
剧情简介:
张大哥不仅爱保媒,还热忱无偿续保,只为夫妻白头偕老,而且也不砸了自己招牌。老李,张大哥在财政所的同僚,乡下考出来的文化人,与糟糠妻虽然是经乡下媒人介绍成婚的,保媒质量显然不行。但是张大哥也慷慨关怀,发现老李心思活络之后,也一定不能让他离婚,动员着让把李太太也接来同住。于是在财政所这个衙门口,老李遇上一堆不省心的城里同事要整幺蛾子的,两口子能过好才怪。重点是,同住一院的房东儿媳更是一位诗意的少妇。然后悬念不就来了吗?再接着,张大哥的好日子也没了,被书里最大反派搅得差点三观碎裂,几乎找补不回来了。老李也跟着七上八下,然后。。。。。。我就不剧透了。
不同是因为:年龄、时代还是个性?
这两位男主像是父与子。父亲庸俗的忙于衣食住行,操心着往来人情和社会关系。为了撑住一个家,力所能及给孩子最好的,拼尽全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没能拥有的,都希望孩子身上能实现。孩子学的什么不懂,想的什么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是最好的就行。
儿子接受优质的教育,科学人文艺术哲学音乐体育,接触着一个优美的形而上的世界。习惯了抛开父辈的世俗热闹红尘烦恼,因为太俗。天天琢磨着人生奥义,每每在苦闷中觉悟了深刻卓越的见解,一时悲天悯人,一时又无情批判,对别人对自己对父亲都是如此。
现在的代沟不差不多都这样吗?
但是老李和张大哥毕竟没有差一辈,事实上,张大哥的儿子张天真才是真正的天真,从不折磨自己。
所以这两人的不同,和代沟也没有关系。但要说完全无关,好像又觉得有那么一些关系。是否老李晚出生十几年,文明渐进,给予知识的地位比经验更崇高。而张大哥早生十几年,浸染的人情味更浓。
老李,出身乡下,谋得财政所的科员,靠的是好学问好文章。以及相信多年求学的严谨态度,必须践行下去。就好像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有能上教科书的至臻标准。如果还没有,那只是还没被发现。老李孜孜以求,必定能把它找出来。怎么可以胡乱的凑合过?
而另一面,他又有淳朴的同理心。总在“真理”探求出来后,又宽容自嘲的和“非真理”和解。因为他无法违心的把自己的体验剥离出去,而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庸俗的,或者庸俗也是有价值的。
又或者,很多事他无力改变,不去justify又怎样自处。
为什么觉得熟悉
老李就是这么反复扭捏、内心充满冲突的一个人。这个年代,这类人反而是更常见了。
可能因为大家都接触了更久的知识与真理。早一点,知识只用来谋生。慢慢教育越来越完备,喜怒哀乐都经过熏陶,嬉笑怒骂都透着文化。看了同一本小说,看过同一部电影,听过同一首歌,如果两人都喜欢,那就能对上暗语。所以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一个东西一件事本身,还是别人渗透的一个观念呢(最近发现蒙台梭利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一代代的人越来越聪明,可他们的心智到底是属于自己,还是属于一种流水线产品?
像老李那样,心里的两个小人说的全是道理,但始终无法过好这一生。除了对自己的不满是清晰的,其它并无立场,那每走一步当然都痛苦
张大哥处处靠的是常识和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