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长大了?!

先分享自己的几个小故事。

我和舍友杨基本上每天都会去跑步,一天呢,要去跑步时风太大了,舍友杨说那就去买点吃的慰劳慰劳吧。去了超市舍友杨就“疯狂”购物,反正在我看来是够疯狂的,因为我是从不会一次性买这么多好吃的,而这是他的习惯。中间我什么也没有买,只是帮他付了钱。(因为他没带手机)回到寝,他分给了我一个蛋挞,开始自己大吃,吃到某个东西时他觉得不好吃,说:我不喜欢吃,你吃不?

还有个这样的聊天记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分享这两件简单的屁事,也是我自己为了梳理一下自己的心理。本来第一件事,在我认真回想写之前,我把那理解为他对我的一点不尊重,我原想的是你自己不喜欢吃了才给我啊。但当我把这件事情完整写下来时,把自己撇到一个局外人看这件事时,这完全就是一个和谐可爱的大学生宿舍生活啊。

那为什么我又会有那种情绪呢?之前有听过一本书《控制焦虑》里面写到一个公式。

A(即成事实)*B(非理性信念)=C(情绪)

我认为在这里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买完东西舍友的动作已经是既定事实是个定量,而唯一的变量就是自己的非理性的信念。又是怎样的非理性信念?我认为有两点,第一,强烈的自尊心,认为一些行为是对自己的侮辱;第二,错误的金钱观,跌倒了钱是服务于人的。

究其原因呢,想到了自己出身的环境,我想爸爸妈妈也没教导过我们关于人际关系怎么处理?而我的学习全靠看在眼里。

小时候,家里也从来没来过爸爸的朋友或妈妈的朋友,来的最多是村里窜客的闲人,所以家里的对话多的是两个辈份下的对话、层级下的对话。家里很少会有别人帮忙来做什么事情,我当时认为自己处理就好,相反的是我只看到了妈妈多么热心的帮乡里乡亲治病,可能忘掉了有过回报,毕竟那会不认识冷冰冰的钱。

当我学着知道有“朋友”这么热血的词的时候,应该是小学四年级搬到城里时,在班上和我玩的好的竟然会来我家里玩,打乒乓球,和他们捉过一次蝴蝶。但随着年龄,这些人散了,又散了一批人……。每次我都会羡慕班里那些拉帮结派的混混,因为看他们像朋友,他们称呼彼此是永远。现在长大了,他们可能会为那会感到幼稚,愚蠢,但如果换做我现在我可能会感谢,因为我多想有那么帮人。小时候开始崇拜哥哥,还有件事,也没和哥哥说过,他有个朋友外号“老虎”,一听这名字大概都知道不是什么善茬,打过架,偷过东西,当然人还是不错的。但,你们不知道,我就这个事,和别人吹到了现在。

谈上面这些并不是说我的家庭不济,相反,我的父母是非常非常疼爱我们的,他们教于我们的也避免了我们犯很多错误,也正因为这样才有现在善于独立思考的我。

我现在不用定义“朋友”这个词,随着时间有属于不同时间段的朋友,也会有各色各样的朋友,我相信自己会处理的很好。

扯的可能有点远了,但是这个点是我一直想细细分析写出来的,小时候的一些事,父母也是为了对呵护我们,但也真实产生了一些后果。好多成长之后的事情,能在小时候找到解决的点的。

回到那个问题,因为小时候这样的些事情,让我们不善于处理关系,偏激的理解一些事情,但是善于学习的我们终会在不断的事情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换个角度,就像之前说的把自己撇到外面看这件事情就更全面很多。

以上属于对于第一点的阐述。

而至于第二点我想在下一次,当我看完一本书之后再来更理性的谈这个话题,敬请期待!


英语角:

If you do not cultivate lively children first, you will never turn out clever people.

如果不先培养孩子的活泼,就教不出聪明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来我们最终都会长大,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会开展自己的生活。至童年的我们——亲爱的弟弟。 小时候小小...
    不可用不可以阅读 362评论 0 2
  • 4月5日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吃肉,逛街,玩耍。 回来继续打开《城南旧事》,第一部分最为扯人心扉的已经过去。第...
    凡无言无言的地方阅读 320评论 0 1
  • 很小的时候,大多数事,我记不太清,不知何故却记得,某个收油菜籽、下着阴雨的季节,听到一个读作qiong的词汇...
    白陽阅读 544评论 3 10
  • 小时候,爸爸总是带我出去溜达,希望我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不同的风景与快乐。长大了,爸爸却放我自由了,我和...
    严妍还在成长阅读 292评论 0 0
  • 清晨, 灵魂从土地里苏醒, 带着爱和满足,喜悦和芬芳; 太阳出来了,它抖一抖身上的朝露, 它赤裸着身体,飘飘荡荡,...
    昔子今阅读 409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