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过这两天的学习,看了这么多关于通过改变习惯战胜拖延的东西,可我每次一看到数学题还是头疼要死,即使强忍着不干乱七八糟的,也完全做不进去,马上就开始拖延了,根本改不了。
存在痛苦的感受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你如何看待这些痛苦。那些不拖延的人,遇到困难之后告诉自己的是:我知道你很难过,但别浪费时间,开始做一点点吧,一定会慢慢变好的。你要相信确实是有办法让情况好转的。
一个技巧是: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 (Focus on process rather than product)。番茄工作法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他让你专注过程的25分钟。
另一个建议是做计划,weekly list of key tasks, and daily to-do list。每周对主要任务列个计划,每天再列个待办事项。
遇到困难先试试再说。只要试一下,头不疼了,心不乱了,过一会儿就发现,居然做完了。
一定要战胜拖延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人脑需要时间来建造神经蓝图,就像健身增肌那样。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惯性,避免拖延到最后一刻,以防在脑内搭建豆腐渣工程。建立新的习惯是战胜拖延的良方,可以从习惯的四个部分入手养成好习惯。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做好计划都是提高效率的技巧。
因为学习的“反馈”效果其实是比较低的。
比如说你想通过一场考试,那得听课,看书,自己做练习题。你并不是很清楚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当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自己的投入能不能化成自己通过考试的筹码
很多人学习是抱有功利性的,这其实带有赌博的意味。你现在再不断加筹码,就等着考试那一刻的开盘。赢了,你赚的盆满钵满;输了,你几乎一无所有。在一种你无法掌控的因素下,你在不断增加筹码时,不安,彷徨,劳累就逐渐统一成你所谓的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