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去国家博物馆看了“《十二个十二个月》黄永玉生肖画展”,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欢乐最有趣的画展。93岁高龄的黄老用幽默的智慧、诙谐的笔触、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逗乐了现场所有人。
这用了12年心血持续创作的海量生肖画,真是一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智慧老者给予我们的莫大精神财富。我情不自禁地透过这些画面兀自想象黄老叼着大烟斗作画时的情景,不禁哑然失笑,猜想他在生活中该是多么有趣和好玩儿的一个“老顽童”啊!
时光飞快,没料到我画生肖月历十二年已经过去了。现把它们集中起来在国家博物馆开个展览,欢迎您光临参观。
黄永玉
二0一七年一月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岁之后呢?孔圣人没有说完,我个人认为,七十之后,“返老还童、儿戏人生”是最高的境界。
“儿戏人生”不是“游戏人生”,而是在耄耋之年,洗尽铅华之后仍能保有纯真的童心,人情世事,皆可以随心所欲谈笑风生、淡定从容、平和成熟的一种“超然物外”的极高境界。在我心中,93岁高龄的黄永玉大师就是拥有这样的境界和风骨。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画坛鬼才”。中国画院院士,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湖南凤凰。土家族人。因自幼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16岁开始以绘画和木刻作品谋生。其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享誉海内外。
这次黄老的十二生肖画展,让我大开眼界,在惊讶于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关于发散性思维方法的启示。下面,我就挑选几幅我手机拍摄到的画,与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吧。
1/旧瓶装新酒,用现代的反差方式,赋予老故事新结局。
2/用动物特点融合当下热点,巧妙针砭时弊。
3/在严肃科普的基础上加入时代内涵,进行概念延展再创作
4/幽默地调侃科学领域
看到这里真是乐坏了,还记得学生时代我们经常做的“鸡兔同笼”的数学题吗?要根据多少只脚来计算笼子里有几只兔子几只鸡,相信当时一定难倒了不少人。别急,后面黄老还画了续集:
哈哈,真是感谢黄老为我们这些数学不好的人做了一次神吐槽!
5/从熟悉的故事里找灵感,对细节进行夸张且合理的想象
6/“咬文嚼字”地较真,挑战“权威常识”,进行重新解读。
7/逆向思维,“移觉”于描绘对象,用他们的视角去思考
8/从歇后语里直接取材
9/直接用夸张的手法赋予描绘对象性格特点
怎么样?好玩不?看了黄老这么多有趣的生肖画,你是否也有一些感悟呢?甚至会不会有提笔自己创作一幅的冲动?
这些看似轻松随意的画作,背后却是大师深厚的艺术与人文积淀,以及活跃敏捷的思维。
希望我们大家笑过之后,能从中有所收获。
……………………………………………………
我是伊桐,我用我的真心和爱带你一起看世界!